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炒股的智慧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勿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夫与田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3-30 12:39:57 | 只看该作者
洋河2022



行业形势及未来展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 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 963 家,较上年减少 2 家;白酒产量 671.24 万千升,同比下降 5.58%;实现营业收入 6,626.45 亿元,同比增长 9.64%;实现利润总额 2,201.72 亿元,同比增长 29.36%。白酒行业“量减价升”、“结构化升级”特征突出,高端、次高端及区域强势品牌发展优势明显,集中化、品牌化、高端化趋势进一步凸显,白酒行业发展在激烈竞争中呈稳健上升态势。”



    洋河本年营收301.05亿,同比+18.76%;利润总额125.03亿,同比+25.6%;应收增速是规模白酒增速的2倍,利润总额增速也是能将近跟上总体水平,洋河终于一改颓势,有要摆脱“后腿洋”的势头了。这里可能会奇怪,本年营收大幅增长为啥利润总额就还没跟上总体水平呢?公司一方面自20年开始就在不短缩减投资规模,另一方面恒大暴雷后公司自为1年就开始对恒大相关信托投资计提减值减值,再加上市场环境的不好,导致近几年投资相关收益大幅下降,还好投资每年整体都还是赚的,已经很不错了只是时运不佳而已。


指标分析:
这里继续使用上篇的指标顺序来做分析:1.看风险大小(还款风险、收款风险)——2.看公司属性(公司轻重、利润与主营的关联度)——3.看盈利能力——4.看盈利真实性——5.看盈利成长性;
风险分析————
债务风险:货币资金/有息负债>1、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物余额/有息负债>1(可放宽为:(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可迅速变现的金融资产净值)/有息负债>1);
公司货币资金243.8亿,现金等价物240.2亿,本年连最后的3.6万有息负债也都清偿了,不存在任何还款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反而是随着投资规模的缩减出现资金过剩的情况。
应收款风险:应收/总资产应收/营业收入(优秀:<30%;放弃:>50%)
应收/总资产应收/营业收入
2021年 1.3% 3.5%
2022年 1.9% 4.2%

两指标都略有增大,但依旧处于较低水平。
属性分析————
利润可持续性核心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利润总额(优秀:>80%);
核心利润/利润总额
2021年 97.6%
2022年 98.6%

随着投资规模的缩减,投资收益的减少,公司利润跟主营业务的关联性进一步加强。
资产轻重:生产资产/总资产税前利润总额/生产资产>2*社会资本平均回报率(2*6%=12%),其中生产资产=固定资产+再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土地;
生产资产/总资产 税前利润总额/生产资产
2021年 12.4% 118.5%
2022年 12.0% 152.8%

公司没有大规模的投建,公司也在随折旧进一步变轻。
盈利分析————
盈利能力: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优秀:>40%;高度竞争:<40%;放弃:<20%;)、核心利润率=核心利润/营业收入、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归母净资产收益率=归母净利润/((归母期初净资产+归母期末净资产)/2)(优秀:>15%)(这里稍稍修改下,后续只计算归母ROE
毛利率 核心利润率 净利润率 归母净资产收益率
2021年 75.3% 38.3% 29.6% 21.2%
2022年 74.6% 41% 31.2% 20.9%

毛利率减低而核心利润率增加,说明营业成本增幅大于营收增幅,费用增幅小于营收增幅,营业总成本增幅小于营收增幅。归母ROE小幅下将,roe可以分解成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已知晓净利润率是增长的,也就是说要么是总资产周转率减低要么就是权益乘数降低,其中总资产=净资产+有息负债+经营负债,公司没有有息负债,经营负债减少48.8亿,本年总资产基本没有变,致使总资产周转率增加,权益乘数减小,问题不大。这些指标都符合优秀标准。
费用占比费用率=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若为负则剔除))/营业总收入、三费/毛利(优秀:<30%;一定的竞争优势:30%~70%;放弃:>70%)
费用率 三费/毛利
2021年 22.2% 29.5%
2022年 21.2% 28.4%

两者继续降低,依旧优秀。
含金量分析————
营收真实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1;利润真实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
2021年 1.52
2022年 1.00.4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1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直接减到0.4,远远小于1,之前一直没搞懂这两数值异常时在哪里找原因,后面在发现现金流量表注释中有个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可以看到从净利润倒推经营现金流量金额的过程,由其可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减少主要还是跟经营负债的减少有关,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1则说明销售回款是真金白银的,那就说明是支出是变大了,而结合本年经营负债-38.8亿,备货9.3亿,净利润93.9亿来看也就不足为奇了,继续观察。
成长性分析————
营收增长率=(本年营收-去年营收)/去年营收核心利润增长率=核心利润/去年核心利润、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净利润-去年净利润)/去年净利润
营收增长率核心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
2021年 20.1% 41.0% 29.6%
2022年 18.7% 38.3% 31.2%

营收增速、核心利润增速略有减低但依旧保持不错的成长,净利润增速略有上升,也相当不错,未来可期。


小结:一家低风险轻资产的白酒公司,具有优秀的盈利能力和费用控制力,营收真实可靠,今年营收、净利润的成长性也正在恢复,一头赚钱的猛兽将要雄起。

持股计划:
本年没有实施新的股权激励,但去年实施的股权激励考核的是去年今年两年的应收业绩,目前看都已达成,再来看下这个过程。

本年计提管理费用-员工持股计划1.2亿,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2亿,两者间的微小差距预估是费用说税费。上期计提0.41+本期计提1.22=1.63亿。上次猜测的计费规则是(130.58-103.73)*0.09=2.41亿还是不符呀,算了算了,不管了。
    锁定期届满后,本持股计划所持股票权益将依据公司业绩目标考核结果进行处置。持股计划业绩考核要求:2021年营业收入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15%且2022年营业收入较2021年增长不低于15%。若业绩考核指标未达成,本持股计划持有的全部标的股票权益由管理委员会收回,在锁定期届满后择机出售,并以出资金额与售出金额(扣
除相关费用后)孰低的原则返还持有人,剩余收益归公司享有。
    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共认购9,118,384股,认购价格为公司回购股份的平均价103.73元/股,认购总金额945,850,000.00元,全部减少公司库存股,2021年9月10日完成过户登记手续。
    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认购的回购股份公允价值确定为130.58元/股,本期确认的费用总额40,703,820.01元,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703,820.01元。


总览:

会计恒等式角度:
本年公司赚了93.9,上市股东赚了93.8亿,分了45.2亿,股东留存48.6亿,经营负债-48.8亿,持股计划导致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2亿,少数股东权益+0.5亿,则总资产变动=48.6-48.8+1.2+0.5=1.5亿≈1.6亿(实际){+34.5亿,投资-44.4亿,应收票据、账款+3.1亿,存货+9.3亿,固定资产、在建工程-2.6亿,无形资产+0.3亿,其他+1.4亿}


钱的来源与去处角度:
钱的来源:上市股东结余48.6亿,少数权益+0.5亿(其中新入资0.4亿,综合收益变动0.1亿),投资回款44.4亿,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净折旧未流出2.6亿,持股计划导致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2亿,共97.3亿
钱的去处:存款34.5亿,备货9.3亿,经营负债还款48.8亿,赊销3.1亿,买地0.3亿,共96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3-31 15:51:11 | 只看该作者
茅台2008




   初学者先从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财报开始学习,是个不错的决定。之所以推荐该公司财报作为范本,基于以下六大理由:
  (1)公司主营业务单一,就是产酒卖酒,好理解。
  (2)公司组成相对简单。进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仅五家,且其中一家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5%以上。新手在阅读过程中无须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梳理复杂的公司关系上。
  (3)公司每年的生产量与四五年后的销量,有基本可靠的对应关系。阅读过程中产销相互印证,方便理解不同年度报表数字之间的关系,并可以依赖当年生产量估算出四五年后的潜在销售量。
  (4)公司产品畅销,先钱后发货,几乎不会有死账、坏账。存货的入账成本远低于出厂价,几乎不可能产生存货贬值,报表相对简单。
  (5)市场研究人士对贵州茅台的研究比较深入,新手在阅读财报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内容,很容易在网络上找到相关资料,快速解决问题。
  (6)更重要的是,在中国股市做投资,几乎不可能绕开贵州茅台。即便你不投资它,而可以将这台印钞机作为衡量其他企业的参照物。这样,从阅读贵州茅台财报入手,时间铁定不会被浪费。————《手把手教你读财报》
    从今开始阅读“酱香科技”茅台的年报,因为其07年以前的年报下载后不知为啥都有加密,无法使用编辑功能,所以直接从08年开始入手。了解一家公司到底要阅读多少分年报呢?非要从头开始读吗?感觉没这个必要吧,觉得读最近5~10个年度就差不多了,当然,开卷有益多读读肯定没啥坏处。
    贵州茅台于2001年8月上市,01年年报55页,08年年报也就71页,相比于那些动辄300页往上年报阅读压力明显小很多,公司资产负债报表内容更是简介明了,没有复杂的收购、没有有息负债甚至连金融投资都几乎没有(少量的国债投资),基本都是钱、货、固定资产。钱一项就占总资产51.4%,三项合计占总资产89.1%,所以作为投资者关注要点也就很简单了,就是看本年有没有投资扩产?现产量多少?数钱?


外部环境:
    “2008 年伊始的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持续时间也难以预料,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国内外消费需求减弱,市场竞争加剧,金融危机对白酒行业的影响将完全显现,给企业带来冲击;行业发展因金融危机影响将面临“成本上升、需求不足、增速放缓”的三重压力;同时,投资者与消费者信心下降,各级政府缩减开支,消费者降低消费层级,经销商信心受挫,啤酒、红酒、洋酒等替代产品的挤占冲击,对整个白酒行业的发展将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说的像是不太好,困难很多的样子,那到底本年自己干的咋样呢?
经营成果:
    2008 年,公司共生产茅台酒及系列产品 25,077.96 吨,同比增长 24.06%;实现营业收入 824,168.56万元,同比增长 13.88%;营业利润 539,038.49 万元,同比增长 19.12%;实现净利润 379,948.06 万元,同比增长 34.22%。

    看来还是管理层谦虚了呀,产量、应收、利润都是快速增长,丝毫看不出危机的样子吗。


指标分析:
这里继续使用上篇的指标顺序来做分析:1.看风险大小(还款风险、收款风险)——2.看公司属性(公司轻重、利润与主营的关联度)——3.看盈利能力——4.看盈利真实性——5.看盈利成长性;
风险分析————
债务风险货币资金/有息负债>1、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物余额/有息负债>1(可放宽为:(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可迅速变现的金融资产净值)/有息负债>1);
公司货币资金80.9亿,都是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物余额,有息负债为0,不存在偿债风险,反而是资金过剩。
应收款风险应收/总资产应收/营业收入(优秀:<30%;放弃:>50%)
应收/总资产 应收/营业收入
2007年 2.3% 3.3%
2008年 1.8% 3.4%

两指标小幅波动,都非常低,远远超过优秀标准,且应收里6成以上都是银行票据,不存在收款风险。
属性分析————
利润可持续性核心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利润总额(优秀:>80%)、资产轻重:生产资产/总资产税前利润总额/生产资产>2*社会资本平均回报率(2*6%=12%),其中生产资产=固定资产+再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土地;
核心利润/利润总额 生产资产/总资产 税前利润总额/生产资产
2007年 102% 23.3%185.2%
2008年 100% 20.8% 164.8%

核心利润占比为100%说明投资收益+营业外利润很小或没有,07年更是占到102%,说明投资收益+营业外利润还是小幅亏损的,所以该企业利润只跟主营业务有关。
后两指标都是减小的,上面已讲过公司本年利润是增长的,且增长幅度还不小,而税前利润总额/生产资产且还在降低,说明生产资产投建速度是要大于税前利润增长速度的,即使这样生产资产/总资产=生产资产/(生产资产+钱+存货+其他)也在降低,说明投建所需资金远小于赚钱数量的,就是这么豪。
盈利分析————
盈利能力: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优秀:>40%;高度竞争:<40%;放弃:<20%;)、核心利润率=核心利润/营业收入、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归母净资产收益率=归母净利润/((归母期初净资产+归母期末净资产)/2)(优秀:>15%);
毛利率 核心利润率 净利润率 归母ROE
2007年 88.0% 62.6% 41.0% 34.4%
2008年 90.3% 65.4% 48.5% 39.0%

不仅高,而且更高了,印钞机杠杠的。由于没看06年数据,所以07年归母roe直接用归母净利润/年末归母净资产,知晓就行,不影响结果。
费用占比费用率=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若为负则剔除))/营业总收入、三费/毛利(优秀:<30%;一定的竞争优势:30%~70%;放弃:>70%)
费用率 三费/毛利
2007年 17.7% 20.1%
2008年 17.8% 19.8%

费用率有一丢丢上升,三费/毛利下降的更多,得益于毛利率的上升,总体都符合优秀的标准。
含金量分析————
营收真实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1;利润真实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
2007年 1.0 0.6
2008年 1.4 1.3

都大于1,说明营收、利润都真实可靠。
成长性分析————
营收增长率=(本年营收-去年营收)/去年营收核心利润增长率=核心利润/去年核心利润、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净利润-去年净利润)/去年净利润
营收增长率 核心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
2007年
2008年13.8% 19.0% 34.7%

没看06年的数据,所以07年增速无法计算,但单看08年的增速已经令人满意了,且可以发现营收增速<核心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显示利润增长效应更加明显。


小结:一家没偿债、收款风险的高端酱香白酒公司,专一于主业,具有超强的盈利能力,营收、利润带来的都是真金白银,且具有优秀的增长能力。


总览:

会计恒等式角度:
    本年公司赚了40亿,上市股东赚了38亿,上市股东分了7.9亿,上市股东结余30.1亿,经营负债+21.4亿,少数股东+1.3亿,则总资产变动=30.1+21.4+1.3=52.8亿≈52.7亿(实际){钱+33.7亿,应收、预付款+1.5亿,存货+8.1,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6.3亿,无形资产+2亿,其他+1.1}

钱的来源与去处角度:
来源:上市股东结余30.1亿,经营占用21.4亿,少数股东结余+1.3亿,共52.8亿;
去处:存钱33.7亿,备货8.1亿,赊销1.5亿,建房6.3亿,买地2亿,共51.6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23:33:56 | 只看该作者
茅台2009



外部环境:
    2009 年,复杂而严峻的经济环境使白酒行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加之国外资本的涌入,公司尽管拥有着许多优势,但这些因素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给公司带来问题与困难。主要有:白酒市场整体上供大于求的矛盾和无序竞争仍然比较突出,限制性产业政策以及酒类产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将使得白酒总产量提升有限;高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地方保护主义依然严重,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都给公司产品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经营成果:
    2009 年,公司共生产茅台酒及系列产品 29,269.18 吨,同比增 16.71%;实现营业收入 96.7亿,同比增长 17.33%;营业利润 60.8亿,同比增长 12.71%;实现归母净利润 42.1亿,同比增长 13.50%。



子公司:

公司结构简单明了,整理起来非常轻松,前面的洋河的公司结构整理起来那叫一个揪心呀,没有100也有70以上个公司,整理出来后一个截图放不下呀,所有也就就没贴出来。


指标分析:
这里继续使用上篇的指标顺序来做分析:1.看风险大小(还款风险、收款风险)——2.看公司属性(公司轻重、利润与主营的关联度)——3.看盈利能力——4.看盈利真实性——5.看盈利成长性;
风险分析————
债务风险:货币资金/有息负债>1、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物余额/有息负债>1(可放宽为:(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可迅速变现的金融资产净值)/有息负债>1);
公司货币资金97.4亿,都是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物余额,有息负债为0,不存在偿债风险。
应收款风险:应收/总资产应收/营收(优秀:<30%;放弃:>50%)
应收/总资产 应收/营收
2008年 1.8% 3.4%
2009年 2.5% 5.1%

两指标都有所增加,一方面都很小,满足优秀标准,另一方面应收基本都是银行承兑汇票,基本不存在风险。
属性分析————
利润可持续性
核心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利润总额(优秀:>80%)、资产轻重:生产资产/总资产税前利润总额/生产资产>2*社会资本平均回报率(2*6%=12%),其中生产资产=固定资产+再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土地;
核心利润/利润总额 生产资产/总资产 税前利润总额/生产资产
2008年 100% 20.8% 164.8%
2009年 99.8% 19.4% 158.3%

主营专一,利润基本都是来自于主营;轻资产公司且在进一步变轻。
盈利分析————
盈利能力: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优秀:>40%;高度竞争:<40%;放弃:<20%;)、核心利润率=核心利润/营业收入、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归母净资产收益率=归母净利润/((归母期初净资产+归母期末净资产)/2)(优秀:>15%);
毛利率 核心利润率 净利润率 归母ROE
2008年 90.3% 65.4% 48.5% 39.0%
2009年 90.2% 62.8% 47.2% 33.5%

四个指标都有所下降,但都依旧高于优秀标准。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营业税金及附加和管理费用大幅增长,其中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白酒消费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自 20098 1 日调高消费税计税价格及按照《遵义市价格调节基金征集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自 2009 1 1 日起按销售收入 1‰征收价格调节基金,管理费用大增并未给出注释。
费用占比费用率=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若为负则剔除))/营业总收入、三费/毛利(优秀:<30%;一定的竞争优势:30%~70%;放弃:>70%)
费用率 三费/毛利
2008年 17.8% 19.8%
2009年 19% 21.1%

两指标都有所增加,主要也是管理费用增长较大造成的,依旧符合优秀标准。
含金量分析————
营收真实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1;利润真实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1;
销售收现/营收 经营现金流净额/净利润
2008年 1.4 1.3
2009年 1.2 0.9

销售收现/营收>1,优秀,经营现金流净额/净利润<1但也接近于1,主要原因是存货的增加和预付、应收款的增加所致。
成长性分析————
营收增长率=(本年营收-去年营收)/去年营收核心利润增长率=核心利润/去年核心利润、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净利润-去年净利润)/去年净利润
营收增长率 核心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
2008年 13.8% 19.0% 34.7%
2009年 17.4% 12.6% 13.8%

都是增长的,除营收增速加快外,其余都是增速放缓。



小结:一家专注于高毛利的白酒生产商,钱多无债,上下游地位强势,且具有不错的盈利成长性。


总览:

    本年赚了45.5亿,其中上市股东赚了43.1亿,上市股东分了10.9亿,上市股东结余32.2亿,少数股东赚了2.4亿,少数股东分了3.1亿,少数股东结余-0.7亿,经营负债+8.7亿,则总资产变动=32.2-0.7+8.7=40.2亿{钱+16.5亿,应收票据、账款+2亿,预付款+4.6亿,存货+10.8亿,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5.5亿,无形资产+0.2亿,其他+0.6亿}


钱的来源:上市股东结余32.2亿,经营多占用8.7亿,共40.9亿;
钱的去处:存钱16.5亿,备货10.8亿,扩建5.5亿,赊销2亿,预购4.6亿,买地0.2亿,少数股东净分0.7亿,共40.3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7 23:12:13 | 只看该作者
洋河VS古井之2023年



行业形式及经营成果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相关数据,2023年,全国酿酒行业完成酿酒总产量6,131万千升,同比增长1.1%。其中,白酒行业产量629万千升,同比下降5.1%;完成销售收入7,563亿元,同比增长9.7%,实现利润总额2,328亿元,同比增长7.5%2024年白酒行业将继续呈现“强者恒强,弱者衰退”的趋势,优势产区、头部企业和名优品牌将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洋河: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1.26 亿元,同比增长 10.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0.16 亿元,同比增6.8%;
古井: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54亿元,同比上升21.1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5.89亿元,同比上升46.01%;


    由上可见,洋河的营收是古井应收的1.6倍,归母利润是古井的2.18倍,而洋河的营收增速是古井的1/2,归母净利润是古井的1/7,也就是说洋河营收规模和净利润率更高,但古井的营收和净利润的成长性更强,它两的对比可以说是价值VS成长的对决。


总览:

    洋河679.9亿的总资产是由475.2亿的权益和204.4亿的经营负债组中,其中钱243.8亿+理财141.5亿+存货177.3亿=562.6亿,光这三项流动性资产就占总资产的82.7%,可见公司资产负债表简洁明了,公司运营所需的固定资产占比不大。

   本年洋河赚了100.2亿,都是上市股东利润,实施上年度分红了56.3亿,留存43.9亿,无息负债-27.1亿,本期确认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0.8,少数股东增资0.6亿,则总资产变动=43.9-27.1+0.6+0.8=18.2亿{其中:钱+14.3,预付应收-4.5,存货+12.2,股权投资+12,金融投资-27.7(其中卖出111.7亿(其中本年卖出收益0.4亿)、买入84.4亿、本年浮亏-0.4亿),固定资产、再建工程+2.2,无形资产+0.6,待抵扣、预交税费+8.9,其他+0.2}。

钱的来源:赚了100.2亿+回款4.5亿+净卖出理财27.3亿(27.3=111.7-84.4)+少数股东增资0.6亿+预提的员工持股计划费用0.8亿=133.4亿;
钱的去处:分红56.3亿+还债27.1亿+钱14.3亿+备货12.2亿+股权投资12亿+待抵扣、预交税费8.9亿+净扩建2.2亿-本年浮亏0.4亿+无形资产+0.6亿+其他0.2亿=133.4亿;

    古井354.2亿的总资产是由224.1亿的权益和129亿的经营负债和1.1亿的借款组中,其中钱159.7亿+存货75.2亿+理财7.5亿=242.4亿,该三项流动资产占总资产68.4%,资产负债表同样简洁明了,但固定资产占比相较更高一些。

    本年古井赚了47.3亿,上市股东赚45.9亿,实施上年分红15.9亿,结余30亿,少数股东赚1.4亿,实施上年分红0.6亿,结余0.8亿,负债+25.5亿(其中有息负债+0.3亿),则总资产变化=30+0.8+25.5=56.3亿{钱+22亿,银行理财-10.6亿(买入7亿,卖出17.8亿(其中卖出盈利0.3亿),浮动盈利0.2亿),货+14.6亿,固定资产、在建工程+23.2亿,应收预付款+5.9亿,使用权资产+0.5亿,投资性房地产+0.4亿,无形资产+0.1亿,其他+0.2}

钱的来源:上市股东赚45.9亿+少数股东赚1.4亿+经营占用25.2亿+借债0.3亿+出售银行理财10.6亿=83.4;
钱的去处:上市股东分15.9亿+少数股东分0.6亿+存钱22亿+备货14.6亿+净扩建23.2亿+赊销5.9亿+租赁0.5亿+房产投资0.4亿+净无形资产0.1亿+其他0.2亿=83.4;


小结:两家公司资产负债表都很简洁,利润都很丰厚,但从其钱的来去上可以发现两者在经营和资本配置上的不同,1.洋河的分红比更高、理财投资更多;2.古井扩建更多、备货更多;3.洋河经营占用上下游资金上是减少的,而古井经营占用是增多的,是不是能说名其两在上下游强势性的变化不同呢。

指标分析:
    这里继续使用上篇的指标顺序来做分析:1.看风险大小(还款风险、收款风险)——2.看公司属性(公司轻重、利润与主营的关联度)——3.看盈利能力——4.看盈利真实性——5.看盈利成长性;之前都只是在近两年的数据间作比较,现使用近5年的指标来比较二者差异。
风险分析————
债务风险:货币资金/有息负债>1、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物余额/有息负债>1(可放宽为:(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可迅速变现的金融资产净值)/有息负债>1);
货币资金/有息负债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洋河
无穷大
无穷大
无穷大
无穷大
无穷大
古井
无穷大
45.9
56.8
91.8
88.8

这里只选取的了货币资金/有息负债的比较,都是远远大于1的,两公司都不存在偿债风险。

应收款风险:应收/总资产应收/营业收入(优秀:<30%;放弃:>50%)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应收/总资产-洋河 1.3% 1.2% 1.3% 1.9% 1.2%
应收/总资产-古井 7.7% 11.7% 2.8% 1.2% 3.0%
应收/营收-洋河 3.1% 3.0% 3.5% 4.2% 2.6%
  应收/营收-古井 10.3% 17.2% 5.4% 2.1% 5.3%

两公司两指标都达到优秀标准,但可以看出近五年中古井的赊销政策相对于洋河是更宽松一些的。

属性分析————
利润可持续性核心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利润总额(优秀:>80%)
核心利润/利润总额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洋河
88.7%
74.2%
97.6%
98.6%
98.2%
古井
90.2%
97.6%
96.5%
98.2%
98.8%

两者的核心利润占比都非常高,且近五年有增加的趋势,说公司利润基本来自于主营业务的收益,可持续性较强,后期利润主要关注主营业务就行。

资产轻重:生产资产/总资产税前利润总额/生产资产>2*社会资本平均回报率(2*6%=12%),其中生产资产=固定资产+再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土地;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生产资产/总资产-洋河
17.2%
16.2%
12.4%
12.0%
12.1%
生产资产/总资产-古井
17.6%
18.2%
15.2%
20.4%
23.8%
税前利润/生产资产-洋河
106.4%
113.2%
118.5%
152.8%
156.6%
税前利润/生产资产-古井
117.6%
66.8%
61.4%
53.5%
56.2%

两者的生产资产的占比都较小,说两公司生产所需固定资产占总资产较小,其中洋河生产资产占比更低呈下降趋势,而古井呈上升趋势,也印证了前面两公司对扩建态度的不同。
两者的生产资产回报都远高于社会平均回报率,其中洋河的生产资产回报率高于古井,洋河呈上升趋势,古井呈下降趋势,一方面一由于两公司对扩建态度的不同,一方面是由于洋河整理利润率更高导致。
两指标都说明公司说生产资料占比不高的轻资产公司,且近五年中洋河变的更轻,而古井在逐步增重,是什么导致二者选择的不同?这种选择对二者后续发展又会有什么影响?

盈利分析————
盈利能力: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优秀:>40%;高度竞争:<40%;放弃:<20%;)、核心利润率=核心利润/营业收入、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归母净资产收益率=归母净利润/((归母期初净资产+归母期末净资产)/2)(优秀:>15%)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毛利率-洋河
71.3%
72.3%
75.3%
74.6%
75.2%
毛利率-古井
76.7%
75.2%
75.1%
77.1%
79.1%
核心利润率-洋河
37.5%
34.7%
38.3%
41.0%
39.2%
核心利润率-古井
24.9%
23.4%
23.1%
26.3%
30.9%
净利润率-洋河
31.9%
35.5%
29.6%
31.2%
30.2%
净利润率-古井
20.7%
18.0%
17.9%
19.4%
23.4%
归母ROE-洋河
21.0%
22.6%
21.2%
20.9%
20.2%
归母ROE-古井
25.4%
19.5%
17.3%
17.9%
22.9%

指标较多一项项的来看,
毛利率:两公司近五年都达到>40%优秀的标准,且古井的毛利整体还更高些;
核心利润率:洋河的核心利润率反超古井,说明古井费用率是更高的,每年将近有10个多点的差距,细查的话主要是两者的销售费用上古井销售费用率多10多个点左右,也表明古井在销售上更激进些,该指标近五年两者的差异其实在进一步缩小的。
净利润率:净利润率相较于核心利润率多了个主营外的利润和税费的影响,通过前期的核心利润/利润总额的趋势分析可以自19年以来基本是主业集中化,近两年两公司利润总额中98%都是来自主营。
归母ROE:两者都符合>15%的优秀标准。

费用占比费用率=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若为负则剔除))/营业总收入、三费/毛利(优秀:<30%;一定的竞争优势:30%~70%;放弃:>70%)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费用率-洋河
20.4%
21.8%
22.2%
21.2%
22.4%
费用率-古井
37.3%
38.5%
38.3%
35.3%
34.0%
三费/毛利-洋河
28.5%
30.1%
29.5%
28.4%
29.8%
三费/毛利-古井
48.7%
51.2%
51.0%
45.8%
43.0%

如前说猜测古井的费用率基本都超洋河10多点,主要是销售费率上古井更激进些。
三费/毛利:洋河达到<30%优秀标准,古井处于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标准,差异还是由销售策略的不同所致。

含金量分析————
营收真实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1;利润真实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1;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洋河
1.2
1.0
1.5
1.0
1.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洋河
1.0
1.1
1.2
1.0
1.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洋河
0.9
0.5
2.0
0.4
0.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古井
0.1
2.0
2.2
1.0
1.0

两者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都符合>1的标准,说明了其近五年的营收相对可靠;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古井都符合>1的标准,而洋河各年份差异较大,其中2020年、2022年、2023年都远<1,利润的真实性不足,其中
2020年,净利润74.8亿-经营现金流净额39.8亿=35亿{主要差异源:经营性应付项目(少占用)-18.8亿,经营性应收项目(回款)+2.6亿,备货4.2亿,投资收益12.1亿,浮盈12.7亿},主要是经营性负债减小和非经营性的投资收益较大所致
2022年,净利润93.9亿-经营现金流净额36.5亿=57.4亿{主要差异源:经营性应付项目(少占用)-47.9亿,经营性应收项目(赊销)-3.7,备货9.2亿,投资收益4.3亿,浮盈3.2亿},主要是经营性负债减少减少所致。
2023年,净利润100.2亿-经营现金流净额61.3亿=38.9亿{主要差异源:经营性应付项目(占用)-35.8亿,经营性应收项目(回款)3.8亿,备货12.3亿,投资收益2.6亿,浮亏0.4亿},主要是经营性负债减少所致。
    上面三年中其实主要是经营性应付项目减少,这都是在年报中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查的,但再跟合并资产负债表核对的时候发现经营性应付项目和营性应收项目这两项经常性的对不上,不知这两个项目里面都包含哪些资产项目,比如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洋河23年中经营性应付项目-35.8亿,洋河没有有息负债,负债同比-27.1亿,其中跟经营应付有关肯能有{应付票据0+应付账款+0.5亿+合同负债-26.4亿+应付职工薪酬-1.4亿+应交税费-1.3亿+其他应付款+1.7亿,租赁负债+0.5亿},这几项中怎么拼也拼不出来个-35.8亿呀,懵圈了如果只是经营应付项目的减少导致该比值小于1的话那还好,毕竟是抵扣掉了前期提前收取的金额,只要不是经营性应收项目(赊销)造成现金流净额小的话其实还好,毕竟只是收取时间点的不同而已,但其中具体数字来源还有待继续学习。
若将近洋河近五年的合计值来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0.86,这样看起来也就属于正常水平了,没有上面分开算那么吓人了。   
    导致净利润跟现金流净额的差异影响从小到大排序主要是有如下几项:1.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2.营业外利得、损失;3.折旧、摊销;4.备货;5.投资收益;6.经营性营收、应付项;应该较小正常前三项都较小,影响交易大主要是后两项,一是跟投资资产配置有关;一是跟公司上下游强势度及赊销政策有关


成长性分析————
营收增长率=(本年营收-去年营收)/去年营收核心利润增长率=核心利润/去年核心利润、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净利润-去年净利润)/去年净利润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营收增长率-洋河
-4.3%
-8.8%
20.1%
18.7%
10.1%
营收增长率-古井
19.9%
-1.2%
29.0%
25.9%
21.2%
核心利润增长率-洋河
-11.6%
-15.5%
32.5%
27.0%
5.3%
核心利润增长率-古井
18.8%
-6.9%
27.0%
43.5%
42.4%
净利润增长率-洋河
-9.0%
1.2%
0.4%
25.0%
6.7%
净利润增长率-古井
64.9%
-35.5%
28.1%
37.1%
45.5%

洋河的个成长指标都是远弱于古井的,且成长的弹性更小稳定性更低。

    关于洋河成长还有个更致命的一点,就是其作为头部白酒公司其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都不及行业平均平均水平,如上图但就净利润增速而言行业平均值11.49%,中值21.94%,而洋河只要可怜的6.72%,排名第15位(总共20家),好比是一只不能随池塘水面升高而上浮的鸭子,很可能被上升的水面淹死(市场份额被挤压)。


小结:这两家轻资产白酒公司都无偿债风险且回款风险极低,但二者资产轻重变化上有所差异(洋河在变轻(折旧、扩建少)、古井在变重(大幅扩建))。两公司都具有优秀的盈利能力,由于古井的销售政策更积极、销售费用率也更高使其净利润率低于洋河不少,但其高费用率也换来了远超洋河的成长性。它们的营收真实性都较高,但由于洋河近年的经营性占用项一直减少(也表明其经营上承压、上下游强势度有所减弱)致使其净利润真实性弱于古井优,依旧属于正常比值。

明年目标:
洋河: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和高质量发展,力争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10%
古井:2024 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 244.50 亿元,较上年增长 20.72%;2024 年计划实现利润总额 79.50 亿元,较上年增长 25.55%

估值:
现简单来看看两家公司估值情况,毕竟再好的东西要是贵了就不值当了。这里去无风险利率3%~4%,合理PE为25~30。
洋河:23年归母净利润100.2亿,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5%(营收目标是同比增长5%-10%,这里取保守值5%),则三年后归母净利润=100.2*1.05^3=116.0亿,三年后合理估值为116.0*25(增速低、利润真实性略低取保守值PE)=2900亿,则当下预设半价买点为1450亿;

古井:23年归母净利润45.9亿,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15%(公司目标是25.55%,非常乐观,这里取保守值15%),则三年后归母净利润=45.9*1.15^3=69.8亿,三年后合理估值为69.8*27.5(增速高、利润真实性高取乐观中间PE值)=1919.5亿,则当下设半价买点为959.8亿;

当下洋河1301亿市值,相当于14500亿买点的89.7%;
当下古井193.21*5.3(总股本)=1024.0亿市值,相当于959.8亿买点的106.7%;古井B 120.5(港币)*0.9184(今天港币购汇价91.84人民币/100港币)*5.3=586.5亿,相当于959.8亿买点的61.1%洋河当前市值1301亿,静态pe13.0;古井当前市值1024.0亿,静态pe22.3;古井B当前市值586.5亿,静态pe12.8;
总体而言:古井B<洋河<合理估值<古井
这里估值纯属娱乐,请勿当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7 23:16:17 | 只看该作者
洋河VS古井之2023年



行业形式及经营成果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相关数据,2023年,全国酿酒行业完成酿酒总产量6,131万千升,同比增长1.1%。其中,白酒行业产量629万千升,同比下降5.1%;完成销售收入7,563亿元,同比增长9.7%,实现利润总额2,328亿元,同比增长7.5%2024年白酒行业将继续呈现“强者恒强,弱者衰退”的趋势,优势产区、头部企业和名优品牌将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洋河: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1.26 亿元,同比增长 10.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0.16 亿元,同比增6.8%;
古井: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54亿元,同比上升21.1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5.89亿元,同比上升46.01%;


    由上可见,洋河的营收是古井应收的1.6倍,归母利润是古井的2.18倍,而洋河的营收增速是古井的1/2,归母净利润是古井的1/7,也就是说洋河营收规模和净利润率更高,但古井的营收和净利润的成长性更强,它两的对比可以说是价值VS成长的对决。


总览:

    洋河679.9亿的总资产是由475.2亿的权益和204.4亿的经营负债组中,其中钱243.8亿+理财141.5亿+存货177.3亿=562.6亿,光这三项流动性资产就占总资产的82.7%,可见公司资产负债表简洁明了,公司运营所需的固定资产占比不大。

   本年洋河赚了100.2亿,都是上市股东利润,实施上年度分红了56.3亿,留存43.9亿,无息负债-27.1亿,本期确认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0.8,少数股东增资0.6亿,则总资产变动=43.9-27.1+0.6+0.8=18.2亿{其中:钱+14.3,预付应收-4.5,存货+12.2,股权投资+12,金融投资-27.7(其中卖出111.7亿(其中本年卖出收益0.4亿)、买入84.4亿、本年浮亏-0.4亿),固定资产、再建工程+2.2,无形资产+0.6,待抵扣、预交税费+8.9,其他+0.2}。

钱的来源:赚了100.2亿+回款4.5亿+净卖出理财27.3亿(27.3=111.7-84.4)+少数股东增资0.6亿+预提的员工持股计划费用0.8亿=133.4亿;
钱的去处:分红56.3亿+还债27.1亿+钱14.3亿+备货12.2亿+股权投资12亿+待抵扣、预交税费8.9亿+净扩建2.2亿-本年浮亏0.4亿+无形资产+0.6亿+其他0.2亿=133.4亿;

    古井354.2亿的总资产是由224.1亿的权益和129亿的经营负债和1.1亿的借款组中,其中钱159.7亿+存货75.2亿+理财7.5亿=242.4亿,该三项流动资产占总资产68.4%,资产负债表同样简洁明了,但固定资产占比相较更高一些。

    本年古井赚了47.3亿,上市股东赚45.9亿,实施上年分红15.9亿,结余30亿,少数股东赚1.4亿,实施上年分红0.6亿,结余0.8亿,负债+25.5亿(其中有息负债+0.3亿),则总资产变化=30+0.8+25.5=56.3亿{钱+22亿,银行理财-10.6亿(买入7亿,卖出17.8亿(其中卖出盈利0.3亿),浮动盈利0.2亿),货+14.6亿,固定资产、在建工程+23.2亿,应收预付款+5.9亿,使用权资产+0.5亿,投资性房地产+0.4亿,无形资产+0.1亿,其他+0.2}

钱的来源:上市股东赚45.9亿+少数股东赚1.4亿+经营占用25.2亿+借债0.3亿+出售银行理财10.6亿=83.4;
钱的去处:上市股东分15.9亿+少数股东分0.6亿+存钱22亿+备货14.6亿+净扩建23.2亿+赊销5.9亿+租赁0.5亿+房产投资0.4亿+净无形资产0.1亿+其他0.2亿=83.4;


小结:两家公司资产负债表都很简洁,利润都很丰厚,但从其钱的来去上可以发现两者在经营和资本配置上的不同,1.洋河的分红比更高、理财投资更多;2.古井扩建更多、备货更多;3.洋河经营占用上下游资金上是减少的,而古井经营占用是增多的,是不是能说名其两在上下游强势性的变化不同呢。

指标分析:
    这里继续使用上篇的指标顺序来做分析:1.看风险大小(还款风险、收款风险)——2.看公司属性(公司轻重、利润与主营的关联度)——3.看盈利能力——4.看盈利真实性——5.看盈利成长性;之前都只是在近两年的数据间作比较,现使用近5年的指标来比较二者差异。
风险分析————
债务风险:货币资金/有息负债>1、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物余额/有息负债>1(可放宽为:(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可迅速变现的金融资产净值)/有息负债>1);
货币资金/有息负债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洋河
无穷大
无穷大
无穷大
无穷大
无穷大
古井
无穷大
45.9
56.8
91.8
88.8

这里只选取的了货币资金/有息负债的比较,都是远远大于1的,两公司都不存在偿债风险。

应收款风险:应收/总资产应收/营业收入(优秀:<30%;放弃:>50%)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应收/总资产-洋河 1.3% 1.2% 1.3% 1.9% 1.2%
应收/总资产-古井 7.7% 11.7% 2.8% 1.2% 3.0%
应收/营收-洋河 3.1% 3.0% 3.5% 4.2% 2.6%
  应收/营收-古井 10.3% 17.2% 5.4% 2.1% 5.3%

两公司两指标都达到优秀标准,但可以看出近五年中古井的赊销政策相对于洋河是更宽松一些的。

属性分析————
利润可持续性核心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利润总额(优秀:>80%)
核心利润/利润总额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洋河
88.7%
74.2%
97.6%
98.6%
98.2%
古井
90.2%
97.6%
96.5%
98.2%
98.8%

两者的核心利润占比都非常高,且近五年有增加的趋势,说公司利润基本来自于主营业务的收益,可持续性较强,后期利润主要关注主营业务就行。

资产轻重:生产资产/总资产税前利润总额/生产资产>2*社会资本平均回报率(2*6%=12%),其中生产资产=固定资产+再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土地;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生产资产/总资产-洋河
17.2%
16.2%
12.4%
12.0%
12.1%
生产资产/总资产-古井
17.6%
18.2%
15.2%
20.4%
23.8%
税前利润/生产资产-洋河
106.4%
113.2%
118.5%
152.8%
156.6%
税前利润/生产资产-古井
117.6%
66.8%
61.4%
53.5%
56.2%

两者的生产资产的占比都较小,说两公司生产所需固定资产占总资产较小,其中洋河生产资产占比更低呈下降趋势,而古井呈上升趋势,也印证了前面两公司对扩建态度的不同。
两者的生产资产回报都远高于社会平均回报率,其中洋河的生产资产回报率高于古井,洋河呈上升趋势,古井呈下降趋势,一方面一由于两公司对扩建态度的不同,一方面是由于洋河整理利润率更高导致。
两指标都说明公司说生产资料占比不高的轻资产公司,且近五年中洋河变的更轻,而古井在逐步增重,是什么导致二者选择的不同?这种选择对二者后续发展又会有什么影响?

盈利分析————
盈利能力: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优秀:>40%;高度竞争:<40%;放弃:<20%;)、核心利润率=核心利润/营业收入、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归母净资产收益率=归母净利润/((归母期初净资产+归母期末净资产)/2)(优秀:>15%)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毛利率-洋河
71.3%
72.3%
75.3%
74.6%
75.2%
毛利率-古井
76.7%
75.2%
75.1%
77.1%
79.1%
核心利润率-洋河
37.5%
34.7%
38.3%
41.0%
39.2%
核心利润率-古井
24.9%
23.4%
23.1%
26.3%
30.9%
净利润率-洋河
31.9%
35.5%
29.6%
31.2%
30.2%
净利润率-古井
20.7%
18.0%
17.9%
19.4%
23.4%
归母ROE-洋河
21.0%
22.6%
21.2%
20.9%
20.2%
归母ROE-古井
25.4%
19.5%
17.3%
17.9%
22.9%

指标较多一项项的来看,
毛利率:两公司近五年都达到>40%优秀的标准,且古井的毛利整体还更高些;
核心利润率:洋河的核心利润率反超古井,说明古井费用率是更高的,每年将近有10个多点的差距,细查的话主要是两者的销售费用上古井销售费用率多10多个点左右,也表明古井在销售上更激进些,该指标近五年两者的差异其实在进一步缩小的。
净利润率:净利润率相较于核心利润率多了个主营外的利润和税费的影响,通过前期的核心利润/利润总额的趋势分析可以自19年以来基本是主业集中化,近两年两公司利润总额中98%都是来自主营。
归母ROE:两者都符合>15%的优秀标准。

费用占比费用率=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若为负则剔除))/营业总收入、三费/毛利(优秀:<30%;一定的竞争优势:30%~70%;放弃:>70%)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费用率-洋河
20.4%
21.8%
22.2%
21.2%
22.4%
费用率-古井
37.3%
38.5%
38.3%
35.3%
34.0%
三费/毛利-洋河
28.5%
30.1%
29.5%
28.4%
29.8%
三费/毛利-古井
48.7%
51.2%
51.0%
45.8%
43.0%

如前说猜测古井的费用率基本都超洋河10多点,主要是销售费率上古井更激进些。
三费/毛利:洋河达到<30%优秀标准,古井处于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标准,差异还是由销售策略的不同所致。

含金量分析————
营收真实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1;利润真实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1;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洋河
1.2
1.0
1.5
1.0
1.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洋河
1.0
1.1
1.2
1.0
1.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洋河
0.9
0.5
2.0
0.4
0.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古井
0.1
2.0
2.2
1.0
1.0

两者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都符合>1的标准,说明了其近五年的营收相对可靠;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古井都符合>1的标准,而洋河各年份差异较大,其中2020年、2022年、2023年都远<1,利润的真实性不足,其中
2020年,净利润74.8亿-经营现金流净额39.8亿=35亿{主要差异源:经营性应付项目(少占用)-18.8亿,经营性应收项目(回款)+2.6亿,备货4.2亿,投资收益12.1亿,浮盈12.7亿},主要是经营性负债减小和非经营性的投资收益较大所致
2022年,净利润93.9亿-经营现金流净额36.5亿=57.4亿{主要差异源:经营性应付项目(少占用)-47.9亿,经营性应收项目(赊销)-3.7,备货9.2亿,投资收益4.3亿,浮盈3.2亿},主要是经营性负债减少减少所致。
2023年,净利润100.2亿-经营现金流净额61.3亿=38.9亿{主要差异源:经营性应付项目(占用)-35.8亿,经营性应收项目(回款)3.8亿,备货12.3亿,投资收益2.6亿,浮亏0.4亿},主要是经营性负债减少所致。
    上面三年中其实主要是经营性应付项目减少,这都是在年报中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查的,但再跟合并资产负债表核对的时候发现经营性应付项目和营性应收项目这两项经常性的对不上,不知这两个项目里面都包含哪些资产项目,比如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洋河23年中经营性应付项目-35.8亿,洋河没有有息负债,负债同比-27.1亿,其中跟经营应付有关肯能有{应付票据0+应付账款+0.5亿+合同负债-26.4亿+应付职工薪酬-1.4亿+应交税费-1.3亿+其他应付款+1.7亿,租赁负债+0.5亿},这几项中怎么拼也拼不出来个-35.8亿呀,懵圈了如果只是经营应付项目的减少导致该比值小于1的话那还好,毕竟是抵扣掉了前期提前收取的金额,只要不是经营性应收项目(赊销)造成现金流净额小的话其实还好,毕竟只是收取时间点的不同而已,但其中具体数字来源还有待继续学习。
若将近洋河近五年的合计值来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0.86,这样看起来也就属于正常水平了,没有上面分开算那么吓人了。   
    导致净利润跟现金流净额的差异影响从小到大排序主要是有如下几项:1.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2.营业外利得、损失;3.折旧、摊销;4.备货;5.投资收益;6.经营性营收、应付项;应该较小正常前三项都较小,影响交易大主要是后两项,一是跟投资资产配置有关;一是跟公司上下游强势度及赊销政策有关


成长性分析————
营收增长率=(本年营收-去年营收)/去年营收核心利润增长率=核心利润/去年核心利润、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净利润-去年净利润)/去年净利润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营收增长率-洋河
-4.3%
-8.8%
20.1%
18.7%
10.1%
营收增长率-古井
19.9%
-1.2%
29.0%
25.9%
21.2%
核心利润增长率-洋河
-11.6%
-15.5%
32.5%
27.0%
5.3%
核心利润增长率-古井
18.8%
-6.9%
27.0%
43.5%
42.4%
净利润增长率-洋河
-9.0%
1.2%
0.4%
25.0%
6.7%
净利润增长率-古井
64.9%
-35.5%
28.1%
37.1%
45.5%

洋河的个成长指标都是远弱于古井的,且成长的弹性更小稳定性更低。

    关于洋河成长还有个更致命的一点,就是其作为头部白酒公司其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都不及行业平均平均水平,如上图但就净利润增速而言行业平均值11.49%,中值21.94%,而洋河只要可怜的6.72%,排名第15位(总共20家),好比是一只不能随池塘水面升高而上浮的鸭子,很可能被上升的水面淹死(市场份额被挤压)。


小结:这两家轻资产白酒公司都无偿债风险且回款风险极低,但二者资产轻重变化上有所差异(洋河在变轻(折旧、扩建少)、古井在变重(大幅扩建))。两公司都具有优秀的盈利能力,由于古井的销售政策更积极、销售费用率也更高使其净利润率低于洋河不少,但其高费用率也换来了远超洋河的成长性。它们的营收真实性都较高,但由于洋河近年的经营性占用项一直减少(也表明其经营上承压、上下游强势度有所减弱)致使其净利润真实性弱于古井优,依旧属于正常比值。

明年目标:
洋河: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和高质量发展,力争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10%
古井:2024 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 244.50 亿元,较上年增长 20.72%;2024 年计划实现利润总额 79.50 亿元,较上年增长 25.55%

估值:
现简单来看看两家公司估值情况,毕竟再好的东西要是贵了就不值当了。这里去无风险利率3%~4%,合理PE为25~30。
洋河:23年归母净利润100.2亿,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5%(营收目标是同比增长5%-10%,这里取保守值5%),则三年后归母净利润=100.2*1.05^3=116.0亿,三年后合理估值为116.0*25(增速低、利润真实性略低取保守值PE)=2900亿,则当下预设半价买点为1450亿;

古井:23年归母净利润45.9亿,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15%(公司目标是25.55%,非常乐观,这里取保守值15%),则三年后归母净利润=45.9*1.15^3=69.8亿,三年后合理估值为69.8*27.5(增速高、利润真实性高取乐观中间PE值)=1919.5亿,则当下设半价买点为959.8亿;

当下洋河1301亿市值,相当于14500亿买点的89.7%;
当下古井193.21*5.3(总股本)=1024.0亿市值,相当于959.8亿买点的106.7%;古井B 120.5(港币)*0.9184(今天港币购汇价91.84人民币/100港币)*5.3=586.5亿,相当于959.8亿买点的61.1%洋河当前市值1301亿,静态pe13.0;古井当前市值1024.0亿,静态pe22.3;古井B当前市值586.5亿,静态pe12.8;
总体而言:古井B<洋河<合理估值<古井
这里估值纯属娱乐,请勿当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7 23:19:01 | 只看该作者
洋河VS古井之2023年


行业形式及经营成果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相关数据,2023年,全国酿酒行业完成酿酒总产量6,131万千升,同比增长1.1%。其中,白酒行业产量629万千升,同比下降5.1%;完成销售收入7,563亿元,同比增长9.7%,实现利润总额2,328亿元,同比增长7.5%2024年白酒行业将继续呈现“强者恒强,弱者衰退”的趋势,优势产区、头部企业和名优品牌将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洋河: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1.26 亿元,同比增长 10.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0.16 亿元,同比增6.8%;
古井: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54亿元,同比上升21.1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5.89亿元,同比上升46.01%;

    由上可见,洋河的营收是古井应收的1.6倍,归母利润是古井的2.18倍,而洋河的营收增速是古井的1/2,归母净利润是古井的1/7,也就是说洋河营收规模和净利润率更高,但古井的营收和净利润的成长性更强,它两的对比可以说是价值VS成长的对决。

总览:

    洋河679.9亿的总资产是由475.2亿的权益和204.4亿的经营负债组中,其中钱243.8亿+理财141.5亿+存货177.3亿=562.6亿,光这三项流动性资产就占总资产的82.7%,可见公司资产负债表简洁明了,公司运营所需的固定资产占比不大。

   本年洋河赚了100.2亿,都是上市股东利润,实施上年度分红了56.3亿,留存43.9亿,无息负债-27.1亿,本期确认员工持股计划费用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0.8,少数股东增资0.6亿,则总资产变动=43.9-27.1+0.6+0.8=18.2亿{其中:钱+14.3,预付应收-4.5,存货+12.2,股权投资+12,金融投资-27.7(其中卖出111.7亿(其中本年卖出收益0.4亿)、买入84.4亿、本年浮亏-0.4亿),固定资产、再建工程+2.2,无形资产+0.6,待抵扣、预交税费+8.9,其他+0.2}。

钱的来源:赚了100.2亿+回款4.5亿+净卖出理财27.3亿(27.3=111.7-84.4)+少数股东增资0.6亿+预提的员工持股计划费用0.8亿=133.4亿;
钱的去处:分红56.3亿+还债27.1亿+钱14.3亿+备货12.2亿+股权投资12亿+待抵扣、预交税费8.9亿+净扩建2.2亿-本年浮亏0.4亿+无形资产+0.6亿+其他0.2亿=133.4亿;

    古井354.2亿的总资产是由224.1亿的权益和129亿的经营负债和1.1亿的借款组中,其中钱159.7亿+存货75.2亿+理财7.5亿=242.4亿,该三项流动资产占总资产68.4%,资产负债表同样简洁明了,但固定资产占比相较更高一些。

    本年古井赚了47.3亿,上市股东赚45.9亿,实施上年分红15.9亿,结余30亿,少数股东赚1.4亿,实施上年分红0.6亿,结余0.8亿,负债+25.5亿(其中有息负债+0.3亿),则总资产变化=30+0.8+25.5=56.3亿{钱+22亿,银行理财-10.6亿(买入7亿,卖出17.8亿(其中卖出盈利0.3亿),浮动盈利0.2亿),货+14.6亿,固定资产、在建工程+23.2亿,应收预付款+5.9亿,使用权资产+0.5亿,投资性房地产+0.4亿,无形资产+0.1亿,其他+0.2}

钱的来源:上市股东赚45.9亿+少数股东赚1.4亿+经营占用25.2亿+借债0.3亿+出售银行理财10.6亿=83.4;
钱的去处:上市股东分15.9亿+少数股东分0.6亿+存钱22亿+备货14.6亿+净扩建23.2亿+赊销5.9亿+租赁0.5亿+房产投资0.4亿+净无形资产0.1亿+其他0.2亿=83.4;


小结:两家公司资产负债表都很简洁,利润都很丰厚,但从其钱的来去上可以发现两者在经营和资本配置上的不同,1.洋河的分红比更高、理财投资更多;2.古井扩建更多、备货更多;3.洋河经营占用上下游资金上是减少的,而古井经营占用是增多的,是不是能说名其两在上下游强势性的变化不同呢。

指标分析:
    这里继续使用上篇的指标顺序来做分析:1.看风险大小(还款风险、收款风险)——2.看公司属性(公司轻重、利润与主营的关联度)——3.看盈利能力——4.看盈利真实性——5.看盈利成长性;之前都只是在近两年的数据间作比较,现使用近5年的指标来比较二者差异。
风险分析————
债务风险:货币资金/有息负债>1、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物余额/有息负债>1(可放宽为:(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可迅速变现的金融资产净值)/有息负债>1);
货币资金/有息负债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洋河
无穷大
无穷大
无穷大
无穷大
无穷大
古井
无穷大
45.9
56.8
91.8
88.8

这里只选取的了货币资金/有息负债的比较,都是远远大于1的,两公司都不存在偿债风险。

应收款风险:应收/总资产应收/营业收入(优秀:<30%;放弃:>50%)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应收/总资产-洋河 1.3% 1.2% 1.3% 1.9% 1.2%
应收/总资产-古井 7.7% 11.7% 2.8% 1.2% 3.0%
应收/营收-洋河 3.1% 3.0% 3.5% 4.2% 2.6%
  应收/营收-古井 10.3% 17.2% 5.4% 2.1% 5.3%

两公司两指标都达到优秀标准,但可以看出近五年中古井的赊销政策相对于洋河是更宽松一些的。

属性分析————
利润可持续性核心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利润总额(优秀:>80%)
核心利润/利润总额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洋河
88.7%
74.2%
97.6%
98.6%
98.2%
古井
90.2%
97.6%
96.5%
98.2%
98.8%

两者的核心利润占比都非常高,且近五年有增加的趋势,说公司利润基本来自于主营业务的收益,可持续性较强,后期利润主要关注主营业务就行。

资产轻重:生产资产/总资产税前利润总额/生产资产>2*社会资本平均回报率(2*6%=12%),其中生产资产=固定资产+再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土地;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生产资产/总资产-洋河
17.2%
16.2%
12.4%
12.0%
12.1%
生产资产/总资产-古井
17.6%
18.2%
15.2%
20.4%
23.8%
税前利润/生产资产-洋河
106.4%
113.2%
118.5%
152.8%
156.6%
税前利润/生产资产-古井
117.6%
66.8%
61.4%
53.5%
56.2%

两者的生产资产的占比都较小,说两公司生产所需固定资产占总资产较小,其中洋河生产资产占比更低呈下降趋势,而古井呈上升趋势,也印证了前面两公司对扩建态度的不同。
两者的生产资产回报都远高于社会平均回报率,其中洋河的生产资产回报率高于古井,洋河呈上升趋势,古井呈下降趋势,一方面一由于两公司对扩建态度的不同,一方面是由于洋河整理利润率更高导致。
两指标都说明公司说生产资料占比不高的轻资产公司,且近五年中洋河变的更轻,而古井在逐步增重,是什么导致二者选择的不同?这种选择对二者后续发展又会有什么影响?

盈利分析————
盈利能力: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优秀:>40%;高度竞争:<40%;放弃:<20%;)、核心利润率=核心利润/营业收入、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归母净资产收益率=归母净利润/((归母期初净资产+归母期末净资产)/2)(优秀:>15%)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毛利率-洋河
71.3%
72.3%
75.3%
74.6%
75.2%
毛利率-古井
76.7%
75.2%
75.1%
77.1%
79.1%
核心利润率-洋河
37.5%
34.7%
38.3%
41.0%
39.2%
核心利润率-古井
24.9%
23.4%
23.1%
26.3%
30.9%
净利润率-洋河
31.9%
35.5%
29.6%
31.2%
30.2%
净利润率-古井
20.7%
18.0%
17.9%
19.4%
23.4%
归母ROE-洋河
21.0%
22.6%
21.2%
20.9%
20.2%
归母ROE-古井
25.4%
19.5%
17.3%
17.9%
22.9%

指标较多一项项的来看,
毛利率:两公司近五年都达到>40%优秀的标准,且古井的毛利整体还更高些;
核心利润率:洋河的核心利润率反超古井,说明古井费用率是更高的,每年将近有10个多点的差距,细查的话主要是两者的销售费用上古井销售费用率多10多个点左右,也表明古井在销售上更激进些,该指标近五年两者的差异其实在进一步缩小的。
净利润率:净利润率相较于核心利润率多了个主营外的利润和税费的影响,通过前期的核心利润/利润总额的趋势分析可以自19年以来基本是主业集中化,近两年两公司利润总额中98%都是来自主营。
归母ROE:两者都符合>15%的优秀标准。

费用占比费用率=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若为负则剔除))/营业总收入、三费/毛利(优秀:<30%;一定的竞争优势:30%~70%;放弃:>70%)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费用率-洋河
20.4%
21.8%
22.2%
21.2%
22.4%
费用率-古井
37.3%
38.5%
38.3%
35.3%
34.0%
三费/毛利-洋河
28.5%
30.1%
29.5%
28.4%
29.8%
三费/毛利-古井
48.7%
51.2%
51.0%
45.8%
43.0%

如前说猜测古井的费用率基本都超洋河10多点,主要是销售费率上古井更激进些。
三费/毛利:洋河达到<30%优秀标准,古井处于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标准,差异还是由销售策略的不同所致。

含金量分析————
营收真实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1;利润真实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1;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洋河
1.2
1.0
1.5
1.0
1.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洋河
1.0
1.1
1.2
1.0
1.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洋河
0.9
0.5
2.0
0.4
0.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古井
0.1
2.0
2.2
1.0
1.0

两者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都符合>1的标准,说明了其近五年的营收相对可靠;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古井都符合>1的标准,而洋河各年份差异较大,其中2020年、2022年、2023年都远<1,利润的真实性不足,其中
2020年,净利润74.8亿-经营现金流净额39.8亿=35亿{主要差异源:经营性应付项目(少占用)-18.8亿,经营性应收项目(回款)+2.6亿,备货4.2亿,投资收益12.1亿,浮盈12.7亿},主要是经营性负债减小和非经营性的投资收益较大所致
2022年,净利润93.9亿-经营现金流净额36.5亿=57.4亿{主要差异源:经营性应付项目(少占用)-47.9亿,经营性应收项目(赊销)-3.7,备货9.2亿,投资收益4.3亿,浮盈3.2亿},主要是经营性负债减少减少所致。
2023年,净利润100.2亿-经营现金流净额61.3亿=38.9亿{主要差异源:经营性应付项目(占用)-35.8亿,经营性应收项目(回款)3.8亿,备货12.3亿,投资收益2.6亿,浮亏0.4亿},主要是经营性负债减少所致。
    上面三年中其实主要是经营性应付项目减少,这都是在年报中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查的,但再跟合并资产负债表核对的时候发现经营性应付项目和营性应收项目这两项经常性的对不上,不知这两个项目里面都包含哪些资产项目,比如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洋河23年中经营性应付项目-35.8亿,洋河没有有息负债,负债同比-27.1亿,其中跟经营应付有关肯能有{应付票据0+应付账款+0.5亿+合同负债-26.4亿+应付职工薪酬-1.4亿+应交税费-1.3亿+其他应付款+1.7亿,租赁负债+0.5亿},这几项中怎么拼也拼不出来个-35.8亿呀,懵圈了如果只是经营应付项目的减少导致该比值小于1的话那还好,毕竟是抵扣掉了前期提前收取的金额,只要不是经营性应收项目(赊销)造成现金流净额小的话其实还好,毕竟只是收取时间点的不同而已,但其中具体数字来源还有待继续学习。
若将近洋河近五年的合计值来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0.86,这样看起来也就属于正常水平了,没有上面分开算那么吓人了。   
    导致净利润跟现金流净额的差异影响从小到大排序主要是有如下几项:1.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2.营业外利得、损失;3.折旧、摊销;4.备货;5.投资收益;6.经营性营收、应付项;应该较小正常前三项都较小,影响交易大主要是后两项,一是跟投资资产配置有关;一是跟公司上下游强势度及赊销政策有关


成长性分析————
营收增长率=(本年营收-去年营收)/去年营收核心利润增长率=核心利润/去年核心利润、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净利润-去年净利润)/去年净利润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营收增长率-洋河
-4.3%
-8.8%
20.1%
18.7%
10.1%
营收增长率-古井
19.9%
-1.2%
29.0%
25.9%
21.2%
核心利润增长率-洋河
-11.6%
-15.5%
32.5%
27.0%
5.3%
核心利润增长率-古井
18.8%
-6.9%
27.0%
43.5%
42.4%
净利润增长率-洋河
-9.0%
1.2%
0.4%
25.0%
6.7%
净利润增长率-古井
64.9%
-35.5%
28.1%
37.1%
45.5%

洋河的个成长指标都是远弱于古井的,且成长的弹性更小稳定性更低。

    关于洋河成长还有个更致命的一点,就是其作为头部白酒公司其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都不及行业平均平均水平,如上图但就净利润增速而言行业平均值11.49%,中值21.94%,而洋河只要可怜的6.72%,排名第15位(总共20家),好比是一只不能随池塘水面升高而上浮的鸭子,很可能被上升的水面淹死(市场份额被挤压)。


小结:这两家轻资产白酒公司都无偿债风险且回款风险极低,但二者资产轻重变化上有所差异(洋河在变轻(折旧、扩建少)、古井在变重(大幅扩建))。两公司都具有优秀的盈利能力,由于古井的销售政策更积极、销售费用率也更高使其净利润率低于洋河不少,但其高费用率也换来了远超洋河的成长性。它们的营收真实性都较高,但由于洋河近年的经营性占用项一直减少(也表明其经营上承压、上下游强势度有所减弱)致使其净利润真实性弱于古井优,依旧属于正常比值。

明年目标:
洋河: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和高质量发展,力争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10%
古井:2024 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 244.50 亿元,较上年增长 20.72%;2024 年计划实现利润总额 79.50 亿元,较上年增长 25.55%

估值:
现简单来看看两家公司估值情况,毕竟再好的东西要是贵了就不值当了。这里去无风险利率3%~4%,合理PE为25~30。
洋河:23年归母净利润100.2亿,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5%(营收目标是同比增长5%-10%,这里取保守值5%),则三年后归母净利润=100.2*1.05^3=116.0亿,三年后合理估值为116.0*25(增速低、利润真实性略低取保守值PE)=2900亿,则当下预设半价买点为1450亿;

古井:23年归母净利润45.9亿,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15%(公司目标是25.55%,非常乐观,这里取保守值15%),则三年后归母净利润=45.9*1.15^3=69.8亿,三年后合理估值为69.8*27.5(增速高、利润真实性高取乐观中间PE值)=1919.5亿,则当下设半价买点为959.8亿;

当下洋河1301亿市值,相当于14500亿买点的89.7%;
当下古井193.21*5.3(总股本)=1024.0亿市值,相当于959.8亿买点的106.7%;古井B 120.5(港币)*0.9184(今天港币购汇价91.84人民币/100港币)*5.3=586.5亿,相当于959.8亿买点的61.1%洋河当前市值1301亿,静态pe13.0;古井当前市值1024.0亿,静态pe22.3;古井B当前市值586.5亿,静态pe12.8;
总体而言:古井B<洋河<合理估值<古井
这里估值纯属娱乐,请勿当真。



点评

太卡了呀、,点半天发不出来,一把出来三个也是服  发表于 2024-10-27 23: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洋河VS古井之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

————————刮骨疗伤的洋河和抗造的古井






    上篇将“洋河VS古井之2023年”比作“价值VS成长”,这个说法其实不太准确,对于洋河还算公允,但对于古井来说是不太公允的,严格来说古井是兼具价值与成长的,新的年报及半年报出来,一起再来看看二者的变化吧。


行业环境:
    2024年,行业经历了“先热后冷”的过程。春节前期,白酒需求旺盛,随后整体动销放缓。上半年行业整体呈现产量上升、收入增长、利润提升、行业分化明显、消费双理性及存量时代的特征。下半年强集中、强分化的发展态势愈发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相关数据,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414.47万千升,同比下降1.80%;实现销售收入7,963.84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利润总额2,508.65亿元,同比增长7.76%。(选自古井年报)



    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呈现深度调整态势,整体呈现“量缩价跌、库存高压、消费分化”特征。行业产量持续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1-6月,规模以上企业白酒(折65度,商品量)产量累计191.6万千升,累计下降5.8%。消费结构加速裂变,中低端价格带(100-300元)成为动销主力,商务宴请需求疲软,宴席等场景支撑相对稳定。业绩分化加剧,区域酒企承压明显,而头部企业通过产品年轻化(如低度酒、小瓶装)和渠道革新(即时零售、DTC模式)维持韧性,头部品牌通过结构升级实现差异化增长。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去库存与价值回归成为核心命题(选自古井半年报)



企业成果:
2024年
洋河:实现营业收入 288.76 亿元,同比下降 12.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66.73 亿元,同比下降 33.37%。
古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5.78 亿元,同比上升 16.41%;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55.17 亿元,同比上升 20.22%。


2025年上半年
洋河:实现营业收入 147.96亿元,同比下降 35.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3.44 亿元,同比下降45.34%。
古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8.80 亿元,同比上升0.5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6.62 亿元,同比上升 2.49%。
(洋河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图)
    行情好的时候可能都在增长,无非多与少的问题,难以观察到大家的真实力,只有行情差的时候才能看到真差距,正所谓“只有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洋河崩塌从24年3季度开始,24年四季度正式爆发,到目前为止还处于降幅扩大的状态,未见到好转的影子;其管理者说自己在刮骨疗伤主动渠道将库存,但失去的市场到底能否恢复如初还有待时间检验,不确定风险徒增;其业绩的暴跌到底是其自身应对市场下行风险的能力不足还是前期业绩水分太大给供应商压货太多所致呢?原因不详,但不管哪一种管理者身上肯定出现了问题。回看古井,即使24年下半年行业开始转冷,公司依旧完成了增长,到今年上半年营收、归母净利润都有小幅增长,二者的差距可见一般。


会计政策:
    会计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会计处理政策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为了更好的比较就从双方的会计处理上做对比,主要选的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的坏账计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折旧来进行比较。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应收账款-洋河
应收账款-古井
其他应收款-洋河
其他应收款-古井
6个月内
3%
1%
1%
7~12个月
3%
5%
5%
1~2年
10%
10%
10%
2~3年
20%
50%
50%
3年以上
97.13%
100%
100%

    这个不太好比较,因为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的计提洋河用的是预期信用风险,而古井用的是账龄法,勉强在洋河注释中找来应收账款账龄后的计提比例但其他应收款没有细分账龄的计提比例,从上的简单对比可以看出就应收账款的计提上古井更加谨慎些,由于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在二者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占比都不足1%,该政策的不同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小。


固定资产


折旧年限(年)——洋河
折旧年限(年)——古井
残值率(%)-洋河
残值率(%)-洋古井
年折旧率(%)-洋河
年折旧率(%)-古井
房屋及建筑物
20~25
8-35
5
3-5
3.80~4.75
2.17~12.13
机械设备
10
8-10
5
3-5
9.50
9.50~12.13
运输设备
10
4
5
3
9.50
24.25
其他设备
8
3
5
3
11.88
32.33

    除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残值率上古井的给范围更宽(下限更低、上线更高)外,其他项无论年限、产值率、年折旧率上古井的会计政策都更加谨慎。固定资产占比最大的就是房屋及建筑物了,其中洋河84.9%、古井56.8%,若用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中本年新增折旧/期初原值来粗略观察年折旧率的话,洋河4.9%、古井4.7%,整体该项折旧率相差没有上面显示的那么大,洋河略谨慎,但综合其他项来看古井的在固定资产上折旧上更谨慎些。


无形资产
预期使用寿命(年)-洋河
预期使用寿命(年)-古井
土地使用权
50
40-50
专利权/非专利技术
10
10
软件
10
3-5
商标
7-10
10
    无形资产摊销二者使用的都是直线法且预计净残值为0来处理,上面除商标外预期使用寿命外,土地使用权、软件上古井预期使用年限更短,折旧更快,但商标在洋河无形资产占比不足1%,所以综合来说古井在无形资产折旧政策上更谨慎。



小结:古井的会计处理政策上更加严谨。在会计政策一致性的前提下,更加谨慎的会计处理政策意味着资产和利润的水分更少,也更值得信赖。


总览:
洋河——

    洋河24年年赚66.7亿,其中上市股东赚66.7亿,分70.2亿,结余-3.5亿;少数股东-0.1亿;无息负债-20.9亿,则总资产变动=-3.5-0.1-20.9=-24.5亿≈-24.4亿{类现金-35.8亿(其中钱-40.6亿、应收款项融资+8.3亿)、应收账款-1.3亿,投资资产-3.8亿(其中结构性存款+5.3亿、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9.2亿),经营资产+16.2亿(其中货+7.8亿、固定资产、再建工程+7.1亿、长期待摊费用+1.1亿)}



古井——

    古井24年赚57.1亿,上市股东赚55.2亿,分23.8亿,结余31.4亿,其他综合收益-0.1亿;少数股东+1.5亿;有息负债-0.1亿,无息负债+18.3亿;则总资产变动=31.4-0.1+1.5-0.1+18.3-0.1=51{类现金+21.9亿(其中钱-0.8亿、应收款项融资+20.1亿、预付款+1.9亿),应收账款+0.4亿,投资资产-6.6亿(其中银行理财-6.6亿),经营资产+35.1亿(其中货+17.4亿、固定资产、再建工程+14.3亿、长期待摊费用+3.1)}


注:上表中将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预付款、其他流动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归为类现金,将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归为投资资产,将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非流动资产归为应收账款,将存货、固定资产、再建工程、使用权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商誉归为经营资产。其实很多交易性金融资产中的银行理财、结构性存款等安全性、流动性高的也可以归为类现金的,但有事该项中还未含有很多基金、股票类的投资,为了简便起见不做区分,统一归为投资资产中。


小结:两家企业的类现金资产充足,应收账款占比极小,都基本无有息负债,经营资产占比都近半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存货,若除去存货可看出洋河用于生产的经营资产占比相当于古井资产占比的近1/3;洋河在理财投资方面更加积极,古井在投资建设上更积极。若回到赚钱效率上来二者则差距甚远,古井总资产、权益、归母权益分别为洋河的60.2%、49.7%、47.8%,而古井营收、净利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洋河的81.6%、85.6%、82.8%,从股东的角度看就是古井用了不到洋河一半的投入却产生了其8成多的赚钱效果。且同样的行业环境下,二者利润表的同比数据更天差地别,显然古井的抗逆性远优于洋河。


指标分析:
    这里继续原有的指标顺序来做分析:1.看风险大小(还款风险、收款风险)——2.看公司属性(公司轻重、利润与主营的关联度)——3.看盈利能力——4.看盈利真实性——5.看盈利成长性;之前都只是在近两年的数据间作比较,现使用近5年的指标来比较二者差异。
风险分析————
债务风险:货币资金/有息负债>1、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物余额/有息负债>1(可放宽为:(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可迅速变现的金融资产净值)/有息负债>1);
货币资金/有息负债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6月
洋河
+∞
+∞
+∞
+∞
189.3
古井
56.8
91.8
88.7
93.5
48.7

这里只选取的了货币资金/有息负债的比较,都是远远大于1的,两公司都不存在偿债风险。


应收款风险:应收/总资产应收/营收(优秀:<30%;放弃:>50%);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6月
应收/总资产-洋河
1.3%
1.9%
1.2%
2.3%
1.4%
应收/总资产-古井
15.6%
20.6%
24.2%
25.5%
26.4%
应收/营收-洋河
3.5%
4.2%
2.6%
5.3%
5.8%
应收/营收-古井
2.8%
1.2%
3.0%
7.7%
2.2%

注:这里的应收含有所带“应收”的资产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


    从应收/总资产占比来看古井要远大于洋河且占比相当大,且处于一种上升趋势中,若细看上方古井资产中应收账款(少了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多了其他非流动资产)只有1.6亿,总资产占比只有0.4%,其实风险相对可控,说明此处应收中多数都是都是安全性非常高的应收票据。
    从营收/营收占比来看二者的差距就没有那么大了,都满足优秀条件。


属性分析————
利润可持续性核心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利润总额(优秀:>80%);

核心利润/利润总额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6月
洋河
97.6%
98.6%
98.2%
102.5%
97%
古井
96.5%
98.2%
98.8%
99.4%
98.8%

两家公司核心利润占比每年都在96%以上,利润主要来自于主营业务。


资产轻重:生产资产/总资产净利润/生产资产>2*社会资本平均回报率(2*6%=12%)(注:为方便统计这里改用净利润),其中生产资产=固定资产+再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土地;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6月
生产资产/总资产-洋河
12.4%
12.1%
12.2%
13.7%
15.3%
  生产资产/总资产-古井
15.6%
20.6%
24.2%
25.5%
26.4%
净利润/生产资产-洋河
89.2%
114.4%
117.6%
72.0%
46.4%
净利润/生产资产-古井
59.8%
52.8%
55.3%
55.3%
37.3%

    由上可看出两家生产资产的收益率都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说明两家公司都属于轻资产公司,说明其都具有高经济商誉价值。单就生产资产/总资产占比来看趋势差异明显,古井比例一直在增大,且几乎是洋河的两倍,而洋河生占比相对稳定,今年上半年的上升主要是实施上年分红大于上半年净利润及经营负债减少导致总资产大幅减少所致,生产资产其实并未大幅增长。生产资产占比增大也说古井投资扩产的意愿更强,也主业发展更加乐观。


盈利分析————
盈利能力: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优秀:>40%;高度竞争:<40%;放弃:<20%;)、核心利润率=核心利润/营业收入、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归母净资产收益率=归母净利润/((归母期初净资产+归母期末净资产)/2)(优秀:>15%);

2021年 2022年 2023年2024年 2025年6月
毛利率-洋河
75.3%
74.6%
75.2%
73.2%
75%
毛利率-古井
75.1%
77.1%
79.1%
79.9%
79.9%
核心利润率-洋河
38.3%
41.0%
39.2%
32.4%
38.9%
核心利润率-古井
23.1%
26.3%
30.9%
32.9%
36.0%
净利润率-洋河
29.6%
31.2%
30.2%
23.1%
29.3%
净利润率-古井
17.9%
19.4%
23.4%
24.2%
27.2%
归母ROE-洋河
21.2%
20.9%
20.2%
12.9%
8.5%
归母ROE-古井
17.3%
17.9%
22.9%
23.9%
14.7%

毛利率:两家公司毛利率都在70%以上,都非常个优秀,其中洋河整体非常稳定,小幅波动,说明洋河并未因眼见的困境而随意降价促销。古井更加可喜,毛利率处于增长趋势。
核心利润率:两加公司也都很不错,洋河去加宽幅波动,经历先增后降,25年上半年已经恢复至接近23年水平;古井更加可喜,核心利润率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且增长额大于毛利率增长额,说明毛利率提升的同意,费用率并未同比例提示。
净利润率:整体都很不多,洋河去年大幅下降的净利润率在25年上半年已恢复至接近21年水平;古井净利润率处于升势,验证了毛利率提升费用率并未同比例提示,好处实在落到股东的口袋,说明其赚钱效率在不断增强。
归母ROE:除了25年上半年数据外,只有洋河在24年低于15%,其他年份洋河、古井都高于15%。洋河上面年归母ROE已达达到8.5%,若下半年不出现去年4季度亏损鬼故事的话恢复到15%以上应该不难,有待继续观察;古井赚钱效率一直在增强,安心的多。


费用占比费用率=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若为负则剔除))/营业总收入、三费/毛利(优秀:<30%;一定的竞争优势:30%~70%;放弃:>70%);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6月
费用率-洋河
22.2%
21.2%
22.4%
26.1%
20.8%
费用率-古井
38.2%
35.3%
34.0%
32.7%
30.4%
三费/毛利-洋河
29.5%
28.4%
29.8%
35.7%
27.7%
三费/毛利-古井
51.0%
45.8%
43.0%
40.9%
38.1%

费用率:洋河费用率远低于古井,但相对差距其实在缩小,导致费率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销售费用。古井的高费率我估计一方面是其增长需要广告火力来攻城略地,另一方面可能是古井品牌力不足导致其对广告的依赖性更高的原因。
三费/毛利:洋河除24年高于30%外,其他年份都满足优秀的标准,算是其品牌力的体验。古井整体符合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标准,且整体处于下降的趋势,降幅可观。


含金量分析————
营收真实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1;利润真实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1;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6月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洋河
1.5
1.0
1.1
1.1
0.8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古井
1.2
1.0
1.0
1.0
1.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洋河
2
0.4
0.6
0.7
0.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古井
2.2
1.0
1.0
0.8
1.1
洋河营收含金充足,即使去年崩塌也为收到影响,但其净利润含金量则有些惨不忍睹,主要原因如下:


2022年,经营现金流净额36.5亿-净利润93.9亿=-57.4亿{主要差异源:经营性应付项目(少占用)-47.9亿,经营性应收项目(赊销)-3.7,备货9.2亿,投资收益4.3亿,浮盈3.2亿},主要是经营性负债减少减少所致;
2023年,经营现金流净额61.3亿-净利润100.2亿=-38.9亿{主要差异源:经营性应付项目(占用)-35.8亿,经营性应收项目(回款)+3.8亿,备货12.3亿,投资收益2.6亿,浮亏0.4亿},主要是经营性负债减少所致;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46.3亿净利润66.7亿=-20.7亿{主要差异源:经营性应付占用)-18.3亿,经营性应收项目(赊销)-6.5亿,备货8.4亿,非主营净亏损+2.9,非现金支付的折旧、摊销+7.1,其他+3.3},可知主要是经营性应付减少所致。
2025年,经营现金流净额6.2亿-净利润43.4亿=-37.2亿{主要差异源:经营性应付占用)-56.7亿,经营性应收项目回款+6.9亿,备货7.1亿,非主营净盈利-1.4,非现金支付的折旧、摊销+3.7,其他+1.3},可知主要是经营性应付大幅减少所致。
古井两数据很好,说明其无论营收还是利润含金量都很足,值得信奈。


成长性分析————
营收增长率=(本年营收-去年营收)/去年营收核心利润增长率=核心利润/去年核心利润、归母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归母净利润-去年归母净利润)/去年归母净利润;(后续使用归母净利润增速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6月
营收增长率-洋河
20.1%
18.7%
10.1%
-12.8%
-35.3%
营收增长率-古井
29.0%
25.9%
21.2%
16.4%
0.5%
核心利润增长率-洋河
32.5%
27.0%
5.3%
-27.8%
-45.9%
核心利润增长率-古井
27.0%
43.5%
42.4%
23.9%
0.4%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洋河
1.2%
9.3%
6.8%
-33.4%
-45.4%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古井
24.3%
36.5%
46.2%
20.3%
2.5%

1.洋河各指标的成长性基本每年都低于古井,其中洋河21年核心利润增长率高于古井是由于20年洋河核心利润下降形成低洼所致;
2.洋河成长抗逆性差,整体处于下降趋势,且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都处于衰退状态且幅度较大;古井整体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且成长抗逆性强;
3.洋河营收增长率到归母净利润率增长率的传导性差,也就是涨的时候归母净利润增长率跟不上营收增长率,跌的时候反而跌的更快;反观古井,归母净利润增长率要始终高于营收增长率的。


小结:这两家轻资产白酒公司都无偿债风险且回款风险极低,但二者资产轻重变化上有所差异,洋河偏向于对外投资理财资产往更轻发展,古井偏向于对内投资扩建资产往更重发展。两公司都具有优秀的盈利能力,古井的销售政策更积极、三费占比更高,其高费用率也成功换来了远超洋河的成长性与抗逆行,而洋河近年不仅未跟上行业涨势反而在转势时立即出现大幅衰退,可见其成长性及抗逆性过差,其实力有待继续观察。它们的营收真实性都较高,但洋河利润含金量非常差,主要是由于洋河近年的经营性占用项一直减少,也表明其经营上承压、上下游强势度有所减弱,需要继续关注。


目标完成度:
23年年报中立的24年目标:
洋河: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和高质量发展,力争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10%。——未完成且差距甚远,实际营收-12.8%
古井:2024 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 244.50 亿元,较上年增长 20.72%;2024 年计划实现利润总额 79.50 亿元,较上年增长 25.55%。——未完成但很接近,营收235.8%,增长16.4%,利润总额78亿,增长23.2%


明年目标:
    不知是不够自信还是对行业前景过于悲观,两家公司都未在24年年报中对下年立下明确的经营目标,古井只是草草留下一句“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度实现稳健增长”,而洋河更是屁都不敢放一个啥都没敢说,估计想着反正烂成这样了说了反而打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洋河VS古井之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
————————刮骨疗伤的洋河和抗造的古井






    上篇将“洋河VS古井之2023年”比作“价值VS成长”,这个说法其实不太准确,对于洋河还算公允,但对于古井来说是不太公允的,严格来说古井是兼具价值与成长的,新的年报及半年报出来,一起再来看看二者的变化吧。


行业环境:
    2024年,行业经历了“先热后冷”的过程。春节前期,白酒需求旺盛,随后整体动销放缓。上半年行业整体呈现产量上升、收入增长、利润提升、行业分化明显、消费双理性及存量时代的特征。下半年强集中、强分化的发展态势愈发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相关数据,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414.47万千升,同比下降1.80%;实现销售收入7,963.84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利润总额2,508.65亿元,同比增长7.76%。(选自古井年报)

    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呈现深度调整态势,整体呈现“量缩价跌、库存高压、消费分化”特征。行业产量持续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1-6月,规模以上企业白酒(折65度,商品量)产量累计191.6万千升,累计下降5.8%。消费结构加速裂变,中低端价格带(100-300元)成为动销主力,商务宴请需求疲软,宴席等场景支撑相对稳定。业绩分化加剧,区域酒企承压明显,而头部企业通过产品年轻化(如低度酒、小瓶装)和渠道革新(即时零售、DTC模式)维持韧性,头部品牌通过结构升级实现差异化增长。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去库存与价值回归成为核心命题(选自古井半年报)

企业成果:
2024年
洋河:实现营业收入 288.76 亿元,同比下降 12.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66.73 亿元,同比下降 33.37%。
古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5.78 亿元,同比上升 16.41%;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55.17 亿元,同比上升 20.22%。

2025年上半年
洋河:实现营业收入 147.96亿元,同比下降 35.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3.44 亿元,同比下降45.34%。
古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8.80 亿元,同比上升0.5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6.62 亿元,同比上升 2.49%。 (洋河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图)
    行情好的时候可能都在增长,无非多与少的问题,难以观察到大家的真实力,只有行情差的时候才能看到真差距,正所谓“只有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洋河崩塌从24年3季度开始,24年四季度正式爆发,到目前为止还处于降幅扩大的状态,未见到好转的影子;其管理者说自己在刮骨疗伤主动渠道将库存,但失去的市场到底能否恢复如初还有待时间检验,不确定风险徒增;其业绩的暴跌到底是其自身应对市场下行风险的能力不足还是前期业绩水分太大给供应商压货太多所致呢?原因不详,但不管哪一种管理者身上肯定出现了问题。回看古井,即使24年下半年行业开始转冷,公司依旧完成了增长,到今年上半年营收、归母净利润都有小幅增长,二者的差距可见一般。

会计政策:
    会计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会计处理政策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为了更好的比较就从双方的会计处理上做对比,主要选的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的坏账计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折旧来进行比较。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应收账款-洋河
应收账款-古井
其他应收款-洋河
其他应收款-古井
6个月内
3%
1%
1%
7~12个月
3%
5%
5%
1~2年
10%
10%
10%
2~3年
20%
50%
50%
3年以上
97.13%
100%
100%

    这个不太好比较,因为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的计提洋河用的是预期信用风险,而古井用的是账龄法,勉强在洋河注释中找来应收账款账龄后的计提比例但其他应收款没有细分账龄的计提比例,从上的简单对比可以看出就应收账款的计提上古井更加谨慎些,由于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在二者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占比都不足1%,该政策的不同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小。

固定资产

折旧年限(年)——洋河
折旧年限(年)——古井
残值率(%)-洋河
残值率(%)-洋古井
年折旧率(%)-洋河
年折旧率(%)-古井
房屋及建筑物
20~25
8-35
5
3-5
3.80~4.75
2.17~12.13
机械设备
10
8-10
5
3-5
9.50
9.50~12.13
运输设备
10
4
5
3
9.50
24.25
其他设备
8
3
5
3
11.88
32.33

    除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残值率上古井的给范围更宽(下限更低、上线更高)外,其他项无论年限、产值率、年折旧率上古井的会计政策都更加谨慎。固定资产占比最大的就是房屋及建筑物了,其中洋河84.9%、古井56.8%,若用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中本年新增折旧/期初原值来粗略观察年折旧率的话,洋河4.9%、古井4.7%,整体该项折旧率相差没有上面显示的那么大,洋河略谨慎,但综合其他项来看古井的在固定资产上折旧上更谨慎些。

无形资产

预期使用寿命(年)-洋河
预期使用寿命(年)-古井
土地使用权
50
40-50
专利权/非专利技术
10
10
软件
10
3-5
商标
7-10
10
    无形资产摊销二者使用的都是直线法且预计净残值为0来处理,上面除商标外预期使用寿命外,土地使用权、软件上古井预期使用年限更短,折旧更快,但商标在洋河无形资产占比不足1%,所以综合来说古井在无形资产折旧政策上更谨慎。


小结:古井的会计处理政策上更加严谨。在会计政策一致性的前提下,更加谨慎的会计处理政策意味着资产和利润的水分更少,也更值得信赖。

总览:
洋河——

    洋河24年年赚66.7亿,其中上市股东赚66.7亿,分70.2亿,结余-3.5亿;少数股东-0.1亿;无息负债-20.9亿,则总资产变动=-3.5-0.1-20.9=-24.5亿≈-24.4亿{类现金-35.8亿(其中钱-40.6亿、应收款项融资+8.3亿)、应收账款-1.3亿,投资资产-3.8亿(其中结构性存款+5.3亿、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9.2亿),经营资产+16.2亿(其中货+7.8亿、固定资产、再建工程+7.1亿、长期待摊费用+1.1亿)}

古井——

    古井24年赚57.1亿,上市股东赚55.2亿,分23.8亿,结余31.4亿,其他综合收益-0.1亿;少数股东+1.5亿;有息负债-0.1亿,无息负债+18.3亿;则总资产变动=31.4-0.1+1.5-0.1+18.3-0.1=51{类现金+21.9亿(其中钱-0.8亿、应收款项融资+20.1亿、预付款+1.9亿),应收账款+0.4亿,投资资产-6.6亿(其中银行理财-6.6亿),经营资产+35.1亿(其中货+17.4亿、固定资产、再建工程+14.3亿、长期待摊费用+3.1)}

注:上表中将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预付款、其他流动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归为类现金,将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归为投资资产,将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非流动资产归为应收账款,将存货、固定资产、再建工程、使用权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商誉归为经营资产。其实很多交易性金融资产中的银行理财、结构性存款等安全性、流动性高的也可以归为类现金的,但有事该项中还未含有很多基金、股票类的投资,为了简便起见不做区分,统一归为投资资产中。

小结:两家企业的类现金资产充足,应收账款占比极小,都基本无有息负债,经营资产占比都近半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存货,若除去存货可看出洋河用于生产的经营资产占比相当于古井资产占比的近1/3;洋河在理财投资方面更加积极,古井在投资建设上更积极。若回到赚钱效率上来二者则差距甚远,古井总资产、权益、归母权益分别为洋河的60.2%、49.7%、47.8%,而古井营收、净利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洋河的81.6%、85.6%、82.8%,从股东的角度看就是古井用了不到洋河一半的投入却产生了其8成多的赚钱效果。且同样的行业环境下,二者利润表的同比数据更天差地别,显然古井的抗逆性远优于洋河。

指标分析:
    这里继续原有的指标顺序来做分析:1.看风险大小(还款风险、收款风险)——2.看公司属性(公司轻重、利润与主营的关联度)——3.看盈利能力——4.看盈利真实性——5.看盈利成长性;之前都只是在近两年的数据间作比较,现使用近5年的指标来比较二者差异。
风险分析————
债务风险:货币资金/有息负债>1、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物余额/有息负债>1(可放宽为:(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可迅速变现的金融资产净值)/有息负债>1);
货币资金/有息负债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6月
洋河
+∞
+∞
+∞
+∞
189.3
古井
56.8
91.8
88.7
93.5
48.7

这里只选取的了货币资金/有息负债的比较,都是远远大于1的,两公司都不存在偿债风险。

应收款风险:应收/总资产应收/营收(优秀:<30%;放弃:>50%);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6月
应收/总资产-洋河
1.3%
1.9%
1.2%
2.3%
1.4%
应收/总资产-古井
15.6%
20.6%
24.2%
25.5%
26.4%
应收/营收-洋河
3.5%
4.2%
2.6%
5.3%
5.8%
应收/营收-古井
2.8%
1.2%
3.0%
7.7%
2.2%

注:这里的应收含有所带“应收”的资产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

    从应收/总资产占比来看古井要远大于洋河且占比相当大,且处于一种上升趋势中,若细看上方古井资产中应收账款(少了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多了其他非流动资产)只有1.6亿,总资产占比只有0.4%,其实风险相对可控,说明此处应收中多数都是都是安全性非常高的应收票据。
    从营收/营收占比来看二者的差距就没有那么大了,都满足优秀条件。

属性分析————
利润可持续性核心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利润总额(优秀:>80%);

核心利润/利润总额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6月
洋河
97.6%
98.6%
98.2%
102.5%
97%
古井
96.5%
98.2%
98.8%
99.4%
98.8%

两家公司核心利润占比每年都在96%以上,利润主要来自于主营业务。


资产轻重:生产资产/总资产净利润/生产资产>2*社会资本平均回报率(2*6%=12%)(注:为方便统计这里改用净利润),其中生产资产=固定资产+再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土地;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6月
生产资产/总资产-洋河
12.4%
12.1%
12.2%
13.7%
15.3%
  生产资产/总资产-古井
15.6%
20.6%
24.2%
25.5%
26.4%
净利润/生产资产-洋河
89.2%
114.4%
117.6%
72.0%
46.4%
净利润/生产资产-古井
59.8%
52.8%
55.3%
55.3%
37.3%

    由上可看出两家生产资产的收益率都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说明两家公司都属于轻资产公司,说明其都具有高经济商誉价值。单就生产资产/总资产占比来看趋势差异明显,古井比例一直在增大,且几乎是洋河的两倍,而洋河生占比相对稳定,今年上半年的上升主要是实施上年分红大于上半年净利润及经营负债减少导致总资产大幅减少所致,生产资产其实并未大幅增长。生产资产占比增大也说古井投资扩产的意愿更强,也主业发展更加乐观。

盈利分析————
盈利能力: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优秀:>40%;高度竞争:<40%;放弃:<20%;)、核心利润率=核心利润/营业收入、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归母净资产收益率=归母净利润/((归母期初净资产+归母期末净资产)/2)(优秀:>15%);

2021年 2022年 2023年2024年 2025年6月
毛利率-洋河
75.3%
74.6%
75.2%
73.2%
75%
毛利率-古井
75.1%
77.1%
79.1%
79.9%
79.9%
核心利润率-洋河
38.3%
41.0%
39.2%
32.4%
38.9%
核心利润率-古井
23.1%
26.3%
30.9%
32.9%
36.0%
净利润率-洋河
29.6%
31.2%
30.2%
23.1%
29.3%
净利润率-古井
17.9%
19.4%
23.4%
24.2%
27.2%
归母ROE-洋河
21.2%
20.9%
20.2%
12.9%
8.5%
归母ROE-古井
17.3%
17.9%
22.9%
23.9%
14.7%

毛利率:两家公司毛利率都在70%以上,都非常个优秀,其中洋河整体非常稳定,小幅波动,说明洋河并未因眼见的困境而随意降价促销。古井更加可喜,毛利率处于增长趋势。
核心利润率:两加公司也都很不错,洋河去加宽幅波动,经历先增后降,25年上半年已经恢复至接近23年水平;古井更加可喜,核心利润率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且增长额大于毛利率增长额,说明毛利率提升的同意,费用率并未同比例提示。
净利润率:整体都很不多,洋河去年大幅下降的净利润率在25年上半年已恢复至接近21年水平;古井净利润率处于升势,验证了毛利率提升费用率并未同比例提示,好处实在落到股东的口袋,说明其赚钱效率在不断增强。
归母ROE:除了25年上半年数据外,只有洋河在24年低于15%,其他年份洋河、古井都高于15%。洋河上面年归母ROE已达达到8.5%,若下半年不出现去年4季度亏损鬼故事的话恢复到15%以上应该不难,有待继续观察;古井赚钱效率一直在增强,安心的多。

费用占比费用率=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若为负则剔除))/营业总收入、三费/毛利(优秀:<30%;一定的竞争优势:30%~70%;放弃:>70%);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6月
费用率-洋河
22.2%
21.2%
22.4%
26.1%
20.8%
费用率-古井
38.2%
35.3%
34.0%
32.7%
30.4%
三费/毛利-洋河
29.5%
28.4%
29.8%
35.7%
27.7%
三费/毛利-古井
51.0%
45.8%
43.0%
40.9%
38.1%

费用率:洋河费用率远低于古井,但相对差距其实在缩小,导致费率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销售费用。古井的高费率我估计一方面是其增长需要广告火力来攻城略地,另一方面可能是古井品牌力不足导致其对广告的依赖性更高的原因。
三费/毛利:洋河除24年高于30%外,其他年份都满足优秀的标准,算是其品牌力的体验。古井整体符合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标准,且整体处于下降的趋势,降幅可观。

含金量分析————
营收真实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1;利润真实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1;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6月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洋河
1.5
1.0
1.1
1.1
0.8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古井
1.2
1.0
1.0
1.0
1.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洋河
2
0.4
0.6
0.7
0.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古井
2.2
1.0
1.0
0.8
1.1
洋河营收含金充足,即使去年崩塌也为收到影响,但其净利润含金量则有些惨不忍睹,主要原因如下:


2022年,经营现金流净额36.5亿-净利润93.9亿=-57.4亿{主要差异源:经营性应付项目(少占用)-47.9亿,经营性应收项目(赊销)-3.7,备货9.2亿,投资收益4.3亿,浮盈3.2亿},主要是经营性负债减少减少所致;
2023年,经营现金流净额61.3亿-净利润100.2亿=-38.9亿{主要差异源:经营性应付项目(占用)-35.8亿,经营性应收项目(回款)+3.8亿,备货12.3亿,投资收益2.6亿,浮亏0.4亿},主要是经营性负债减少所致;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46.3亿净利润66.7亿=-20.7亿{主要差异源:经营性应付占用)-18.3亿,经营性应收项目(赊销)-6.5亿,备货8.4亿,非主营净亏损+2.9,非现金支付的折旧、摊销+7.1,其他+3.3},可知主要是经营性应付减少所致。
2025年,经营现金流净额6.2亿-净利润43.4亿=-37.2亿{主要差异源:经营性应付占用)-56.7亿,经营性应收项目回款+6.9亿,备货7.1亿,非主营净盈利-1.4,非现金支付的折旧、摊销+3.7,其他+1.3},可知主要是经营性应付大幅减少所致。
古井两数据很好,说明其无论营收还是利润含金量都很足,值得信奈。

成长性分析————
营收增长率=(本年营收-去年营收)/去年营收核心利润增长率=核心利润/去年核心利润、归母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归母净利润-去年归母净利润)/去年归母净利润;(后续使用归母净利润增速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6月
营收增长率-洋河
20.1%
18.7%
10.1%
-12.8%
-35.3%
营收增长率-古井
29.0%
25.9%
21.2%
16.4%
0.5%
核心利润增长率-洋河
32.5%
27.0%
5.3%
-27.8%
-45.9%
核心利润增长率-古井
27.0%
43.5%
42.4%
23.9%
0.4%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洋河
1.2%
9.3%
6.8%
-33.4%
-45.4%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古井
24.3%
36.5%
46.2%
20.3%
2.5%

1.洋河各指标的成长性基本每年都低于古井,其中洋河21年核心利润增长率高于古井是由于20年洋河核心利润下降形成低洼所致;
2.洋河成长抗逆性差,整体处于下降趋势,且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都处于衰退状态且幅度较大;古井整体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且成长抗逆性强;
3.洋河营收增长率到归母净利润率增长率的传导性差,也就是涨的时候归母净利润增长率跟不上营收增长率,跌的时候反而跌的更快;反观古井,归母净利润增长率要始终高于营收增长率的。

小结:这两家轻资产白酒公司都无偿债风险且回款风险极低,但二者资产轻重变化上有所差异,洋河偏向于对外投资理财资产往更轻发展,古井偏向于对内投资扩建资产往更重发展。两公司都具有优秀的盈利能力,古井的销售政策更积极、三费占比更高,其高费用率也成功换来了远超洋河的成长性与抗逆行,而洋河近年不仅未跟上行业涨势反而在转势时立即出现大幅衰退,可见其成长性及抗逆性过差,其实力有待继续观察。它们的营收真实性都较高,但洋河利润含金量非常差,主要是由于洋河近年的经营性占用项一直减少,也表明其经营上承压、上下游强势度有所减弱,需要继续关注。


目标完成度:
23年年报中立的24年目标:
洋河: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和高质量发展,力争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10%。——未完成且差距甚远,实际营收-12.8%
古井:2024 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 244.50 亿元,较上年增长 20.72%;2024 年计划实现利润总额 79.50 亿元,较上年增长 25.55%。——未完成但很接近,营收235.8%,增长16.4%,利润总额78亿,增长23.2%

明年目标:
    不知是不够自信还是对行业前景过于悲观,两家公司都未在24年年报中对下年立下明确的经营目标,古井只是草草留下一句“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度实现稳健增长”,而洋河更是屁都不敢放一个啥都没敢说,估计想着反正烂成这样了说了反而打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炒股的智慧网   

GMT+8, 2025-10-30 14:21 , Processed in 0.10898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