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损———— 浅谈凯利公式、资金量、品种、仓位与止损的爱恨情仇 止损可以说是交易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事,但很多时候交易者又给它想的太简单了,对于怎样设置止损往往是想当然着来而后再根据实战经验来进一步调整直到自己对其感到能接受为止。多大的止损才合适?止损对其他因素的影响?本贴就尝试回答这两个问题的,但要注意这里谈论的止损、凯利公式、资金量、品种及仓位时说的大小,至于说止损设置要不要考虑压力支撑位、要不要及怎样移动止损、品种是否适合自己系统等非大小问题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多大的止损才合适? 止损的首要作用是避免自己在连续的不利交易中快速输光本金,而止损的大小便是决定单次最高输多少的问题。很明显这个大小的设置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看你所参与游戏的胜率和赔率,正常情况下赢的概率越大止损可以越大,赔率越高止损也可以越大。在这方便最权威的便是凯利公式,其综合考虑了胜率和赔率来计算出最优下注比例,其公式为: f=(bp-q)/b 注: 1.f:每次交易投入的资金占总资金的比例(即仓位比例); 2.b:赔率,在股票交易中通常定义为预期盈利与亏损的比率(即盈亏比); 3.p:交易获胜的概率; 4.q:交易失败的概率(q = 1 - p); 上面公式是百度上查来的错不了,其中b、p、q很好理解,而f的注解是仓位比例,在期货交易中f的是指保证金/总资金?还是风险敞口/总资金呢?其实都不是,因为凯里公式最早是为了解决21点游戏中每次下注多少,也就是每次亏多少的问题而创立的,对应到期货中的f也就单次亏损百分比,即止损百分比。只要大家统计好交易系统一段时间内胜率和赔率那便能计算出自己的最优止损大小,比如统计自己的胜率30%,赔率为2.5,那自己的最优止损=(2.5*30%-70%)/2.5=2%。看似很简单,但实际交易的进行胜率、赔率、本金都在变化,那所计算的止损便也在不停的变化,非常不方便设置。为了在交易中更便捷确定止损大小,经常会采用固定百分比或固定大小的止损,比说很多交易大佬建议的止损为总资金的0.5%~2%。其实讲到这里我并不是想让大家在每次下单后去计算该设置多少止损,而是想说大佬经常建议0.5%~2%的止损,而这2%的止损按公式倒推需要中30%的胜率和2.5的赔率来支撑(f等于2%的胜率、赔率组合方式很多,只是30%-2.5整数好记而已),越大的止损需要更高的胜率或赔率来支持,越小的止损容错空间越大但资金利用率越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交易数据统计来选取一个固定止损百分比。另外强调下,该公式能有效计算的前提是你的 (bp-q)>0,不然会得出无效的负数止损百分比,也就是不值得下注,通俗来讲就是你的交易系统要能赚钱才能再去讨论怎样优化止损,不然只能建议你在大佬建议值中选取一个去做尝试。 止损对其他因素的影响? 资金量决定止损 上面已经讲了怎么依据交易历史数据确定一个相对合理止损百分比,再依据自己的本金大小则可以确定一个固定的止损额,比如亏货的我参考大佬建议选取2%作为自己的止损,自己资金量为1万,则自己单次止损为200元,为了方便我则不会经常性变更止损,无论盈亏一直持续一年待下年初再重复上述步骤。除了单笔2%止损的限制外,我的交易规矩中还有一个单月6%的限制,也是听取了书中的建议,主要是为了在月内遇到震荡行情频繁止损时能被及时抽离出来。 止损决定品种 由上公式可知止损比率不能超过最优f,但也不是越小越好,上面讲过止损越小容错空间越大但资金利用率越低。小止损可以增加总犯错次数从而增加容错这点相对好理解,但为什么会减低资金利用率呢?其核心原因是小止损容易引发频繁和趋势捕捉不足,进而减低交易胜率和赔率,是非常致命的。既然小止损具有致命性,那在确定合理止损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去选取我们止损能够覆盖的波动品种。那什么叫能覆盖呢?我认为每手止损至少要大于1根K线的平均波幅,即大于品种ATR*合约点值,比如我的止损为200元,玉米期货的ATR为20点值为10,鸡蛋期货的ATR为60点值为10,则么这两个品种中我只能选择玉米,其他品种筛选同理。 止损决定仓位 仓位=保证金/总资金=手数*价格*点值*保证金率/总资金,其中点值、保证金率是合约固定值,入场价、总资金由自己决定,那么手数由什么决定呢?答案依然是止损。因为上面说了“我认为每手止损至少要大于1根K线的平均波幅,即大于品种ATR*合约点值”,则止损=手数*每手止损额=手数*n*ATR(n》1),则手数=止损/(n*ATR),则仓位=【止损/(n*ATR)】*价格*点值*保证金率/总资金,其中ATR也是固定值,n也是有自己决定,所以止损决定着手数、也决定着仓位。 浅谈结束、欢迎补充! |
|
负油价之丧————浅谈期货的暗黑未来 资本市场,什么离奇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你要做的是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力求在最离奇事件发生时,你仍然能够活着。————巴菲特 在上篇文章中“原油宝”的爆仓我总结了三点原因,分别是:1.极端的商品价格;2.没给合约移仓而选择现金结算;3.交易时间差。除第一点属于外部因素外,后两点仿佛都在指责产品设计上的缺陷,我看有人说我屁股决定脑袋,不反思投资者自己的问题而光指责“原油宝”设计了。其实在我的想法里若将所有仓位看成一位投资者低位抄底的仓位(净多头),从而越低越买不止损本身是没毛病的操作,当然不带止损的越跌越买可能很多人是不会认可的,特别是只使用技术分析者,但若是坚持过指数基金定投的投资者可能更容易接受这一方法,那“原油宝”这位投资的操作其实跟我的“杂货铺”(我之所以没有越跌越买原因有二:1.是没钱;2.是没信心;)并无二异。对于“原油宝”中行是它的设计者用户是它的投资者,而对于“杂货铺”我是它的设计者亦是投资者,在不认为下跌中买入有错的大前提下我所关注的便是其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了,以便汲取经验来调整我“杂货铺”的设计。后两点的产品设计问题其实还能改进,但杀伤力更大威胁更大的其实还是1.极端的商品价格——负油价,下面我将抛开“原油宝”、“杂货铺”不谈,来说说“负油价”对于期货交易的深远影响。 风险度量指标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想先来介绍下几个风险度量指标,这三个指标上经常被搞混(前期文章中也是经常引用错误),特别是在有杠杆的期货市场上,它们分别是杠杆、仓位、风险敞口。 杠杆=合约价值/保证金,反馈的是资金的放大倍数,使涨跌波动同比例放大; 仓位=保证金/本金,反应的操作资金在本金中的占比,在使用杠杆的情况下,仓位会失真,价值不大。 风险敞口=杠杆*仓位=合约价值/本金(或风险敞口=本金*杠杆*仓位=合约价值),反应的是在某项投资中可能因市场波动而遭受损失的风险金额或比例,这只是理论最大亏损幅度/值,一般由于最低保证金的存在一般亏不了这么多,当然也存在超过该上限的极端情况,如“负油价”。 负油价带给期货的影响 负价格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买东西不花钱还赚钱,卖东西不要钱还倒贴钱。负价为占便宜去买还能理解,那卖方又为啥吃力不讨好的卖呢?除非卖方迫不得已或为了甩掉更大的麻烦亦或有信心能让别人在更低价卖给自己。下来就来简单看下这三种原因: 1.卖方迫不得已 金融市场是买卖自愿,不会有人拿枪顶着你让你非卖不可(传说还真有拿枪逼对方主力平仓的,但没有事实依据,多是传闻),多空都是为了获利去的,首先排除该原因; 2.为了甩掉更大的麻烦 关于这里的分析很多,听上去也都很合理:如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原油需求大幅减少、原油产能无法短期缩减、原油储能告紧储存成本飙升、石油倾倒会面临巨额赔偿等,但这些麻烦到底值不值-37.63美元/桶这个价就需要各位看官自行评估了。 3.有信心能让别人在更低价卖给自己 若真是是这样那就涉嫌蓄意逼多了,那这种信心又从何而来?—— a.交易所助纣为虐。芝加哥商品交易所2020年4月8日测试、5月15日公布修改了价格机制,使价格跌至负成为可能; b.期货交割制度的缺陷。交割制度的设立是为了让期货价格不能偏离现货太离谱,否则就有大量资金涌入通过期货、现货间的套利来抹平差价,但当交割制度存在缺陷时使得交割困难(如储能不足)或被局部交割地的供求扭曲了价格时,那期货就可能在交割时被操纵,从而无法发挥期货价格发现的真实作用。 c.期货的缺陷——时间压力。每张合约都有到期时间,即最后交易日,买方卖方都要接受以这一天所产生的价格来敲定后续交易合同价,假如所有人都在这一天犯蠢而产生一个愚蠢的价格(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使坏),那么双方还是要按照该价格来成交,其中一方便会吃亏上当。正与寓言所说的那样“你可能所有时间欺骗一个人或一时欺骗所有人,但不能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而期货的设计使得“一时欺骗所有人”成为可能。 期货负价再次出现时是否要参与?机会or陷阱 首先还是要看你的交易方法和能力了,对于看空者而言这种极端价格情况下再去顺势而为已经没必要了,去跟随做空风险远大于收益,价格随时可能逆转到0值上方致使顺势空者穿仓(不是爆仓哦 );对于看多者而言就要分情况来看:1.看是否有能力接货;若能克服接货阻力又有能力接货,那负价期货对你来说就是送钱了,赶紧买;若没有接货能力则要往下进一步分析。 2.看离最后交易日远近;若没有没有接货能力就要看距离合约最后交易日远近了,若时间还长,其实还是机会大于风险适合介入的,当然多长算长呢?当然越长越好,最短时间就要看你需要多长时间能找到具有接货能力的人合作了。若时间很近你又不具有接货能力且找不到具有接货能力的人合作,建议还是放弃这个机会,若还有期货仓位还是赶紧移仓,不要等到最后落得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下场。 期货之外的金融产品有没有跌至负的可能 接下来让我头脑风暴一下,在股票、债券、基金、期货、期权、外汇、商品中除了期货能跌到负值外,别的有没有可能跌到负值呢?接下来简单分析下,仅供娱乐: 股票:不可能跌至负值。在股份有限责任制下最坏的情况就是公司破产清算价值归0,若跌至负,那我将买入公司全部股票则不用付出任何钱反而得到一大笔钱,最坏给股票公司申请破产清算; 债券:不可能跌至负值。债券买方相当于放债人,最坏情况就是欠款人成老赖要不回钱或对方破产价值归0,若跌至负,那我将买下所有债权则不用付出任何钱反而得到一大笔钱,最多对方成老赖要不回这个债,但我分文未花反而买入时已大赚一笔了。 基金:(中国)不可能跌至负值。基金有三种形式契约型、公司型、合伙型,目前中国只有契约型一种,契约型正常是不允许借贷,即使有违规借贷导致资不抵债投资人也是以出资额为限不承担连带责任;公司型一般不是股份有限肯定也是责任有限公司,同上述股票分析;合伙型有两种合伙人,一种是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一种是有限合伙人以出资额为限承担风险,遇到基金负值有限合伙份额肯定是买买买,若是普通合伙人份额则要考虑是否值得了,也就是说合伙型基金普通合伙人份额有可能跌至负。 期权:不可能跌至负值,期权买方只有权利没有义务,若跌至负,则闭着眼睛买买买,买的那一刻就是赚,至于后续能否行权赚钱那就是锦上添花的事了。 外汇:不可能跌至负值。外汇本质上是拿一种钱买另一种钱,另一种钱带给你的是够买其商品的选择权而未附带任何义务,若跌至负,则闭着眼睛买买买,反正也不用花自己的钱顺带获得对方的钱,不管对方钱的够买力几何,无非是占便宜多寡而已。 商品:可能跌至负值。如果一个商品带来的损失超过了付出的价格时——如泄露的核电站,或部分地区部分产品特短时间内的殊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商品跌至负价,第二种情况一般难以长时间持续,其实在25.1.3就报道过一起“负电价”的情况,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期货的风险要远大于债券、基金、股票,甚至要大于某些金融衍生品,其是否值得参与?多少比例参与?什么方式参与?都值得每个投资人想清楚后再去行动,金钱无小事,不懂不做才是王道。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