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智慧网
标题:
蚊帐与炒股
[打印本页]
作者:
尼诺茶
时间:
2014-8-5 11:16
标题:
蚊帐与炒股
如果把发明蚊帐的思维方式运用到炒股上,炒股之路会不会更通畅一些?
作者:
大鹏
时间:
2014-8-5 11:29
蚊帐? 细细说来
作者:
尼诺茶
时间:
2014-8-5 15:37
在夏天使用过蚊帐的人应该都会理解我要表达的思想。如果没有使用过蚊帐,我也一时不知道怎样才能更好的表达上述内容了。
作者:
duanaben
时间:
2014-8-5 17:03
看了三遍
实在不知道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恕我愚钝
请详细解释!
强调一下:我现在就在蚊帐里思考!
作者:
尼诺茶
时间:
2014-8-6 09:41
在空调被普遍使用之前,我相信蚊帐一定被广泛的使用。在蚊帐被发明之前,我相信人们为了在夏天能保持一个舒适通风的生活环境,一定想尽了各种办法来消除蚊虫。
在一个诺大的空间里,既要保持一个舒适通风的环境,又要完全清除干净蚊虫,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从蚊帐被发明出来的结果看,最后人们一定是完全放弃了清除干净蚊虫的想法,进而通过大幅压缩自己的活动空间,以表面上看似减损自身利益的方式来达到防避蚊虫的目的。
有理由相信,这样的方法一定是最经济、最环保、最省力且效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方法。这样的思维方式,让我不能不想到了老子的名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表面上委屈了自己,实际上却换来了一夏的清凉和舒适。这样的思维方式,在人类的能力越来越大、控制力越来越强、欲望越来越多的趋势下显得如此的另类。
把这样的思维方式放在炒股上,炒股之路会不会更通畅一些?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对于我而言,弱水三千,只有能力取一瓢,也只需要取一瓢就满足了。那么多股票,我只选取自己能够看得懂、把握得了的来做,只在自己那“蚊帐”大的范围内做。
如果有人问:如此做来,岂不是要白白浪费许多的机会?我只能说,如果您想完全清除干净蚊虫,那只好请便了。而我自己只要一笼“蚊帐”就好。
(我太能联想了,太小题大作了,看不下去的网友,请放开抨击,我承受得了,绝不还嘴。)
作者:
duanaben
时间:
2014-8-6 10:23
尼诺茶 发表于 2014-8-6 09:41 AM
在空调被普遍使用之前,我相信蚊帐一定被广泛的使用。在蚊帐被发明之前,我相信人们为了在夏天能保持一个舒 ...
正解
您说的很对
市场未来的波动是未知的
所以必须按照自己的系统提示
按照自己的计划执行
这不可避免的会限制自己
但也只有这样
才能赢利!
老子云:道在屎尿
智慧都是来源自生活
为您的发散性思维叫好!
谢谢分享您的心得!
作者:
尼诺茶
时间:
2014-8-6 11:18
由此联想开去,不能不再想起老子的话——“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作者:
天地七杀
时间:
2014-8-6 12:18
好贴子,营养丰富。茶叶的知识渊博啊。不知道尼诺是何茶。是红茶吗?
作者:
随心
时间:
2014-8-6 14:32
呵呵!难,发现新规律总想试试。
作者:
尼诺茶
时间:
2014-8-6 14:55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单单只在“术”的层面来思考如何炒股的话,应该是不够的。也许到了一定的阶段,“修心”将变得非常关键。我想所谓的“修心”就是“损”——为道日损的“损”,也可以解释为“控制自己的欲望”,达到淡泊名利、清静无为的境界。
我想“修心”其实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方法与途径,只是在某一天,在不经意间感到身心突然清静了,整个人也慢了下来,淡了下来。大概这种感觉很难以形容,正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说也。
作者:
天地七杀
时间:
2014-8-6 17:01
术到了,系统成熟了,符合自己条件的买卖点越来越少,操作自然就少了,所用之术日损,近乎道矣。心自然就静了。止损也少了。术未到,系统不成熟。空谈道。为道日损,日日止损。庖丁解牛,以术为基础,进而为道。无术之道,水月镜花。技术不成熟时,操作失败,止损,如果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减少操作次数,就是修心。技术成熟了,能根据系统操作,自然的减少操作次数,则基本大成。最后,执行系统成为一种习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则近乎道。我是这样想的,但知易行难。虽系统基本成熟,但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买卖欲望。本没资格说这么多,看到喜欢老庄的同好,啰嗦几句,勿厌。
作者:
佳佳
时间:
2014-8-6 17:01
哦,原来如此啊,我当时的理解是安全边际,远离风险。
作者:
尼诺茶
时间:
2014-8-7 09:18
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但我想如果比炒股的天赋、勤奋和韧性的话,大概很少有人比得过杰西.利弗莫尔了,可像利弗莫尔这样的老手也不能做到完全贯彻自己制定的规则,以至于在书中深表遗憾。
在这里借花献佛,转一篇陈老师日志里的文章与网友重温、分享。
随缘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相遇、相随、相悦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是缘。缘,无处不有,无时不在。比如,萍水相逢,相视一笑,这便是缘。缘,有聚有散,有始有终。“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随缘不是放弃追求,而是让人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随缘是一种智慧,可以让人在狂热浮躁的环境中拥有恬静的心态。随缘是一种饱经尘世沧桑冷暖和阅尽人生之后的学养和顿悟。人若懂得了随缘的玄机,便知晓了这世间幸福的由来。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谓有事必有缘,万事随缘,不可强求,平心静气,和顺自然,这是我们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精神。随缘是一种生存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的禅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凡事不妄求于前,亦不追念于后,从容淡定,自然达观,随心,随情,随理,便有了随缘之禅意。佛家讲随缘,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等说法。“随缘”不是随便行事、因循苟且,而是随顺环境,从善如流。“不变”,自然不是墨守成规、冥顽不化,而是要择善顺应。随缘不变,既要固持信守,亦要事理相融。人若谙熟了随缘的箴训,便领受了幸福的真谛。
随缘,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成熟,读懂随缘的人,总能在风云变幻、艰难竭蹶的生活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总能在逆境中找寻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对现实生活保持清醒的认识与把握,对人生保持精神的彻悟与自由。人若拥有了真正的随缘之心,那便具有了“聚散离合本是缘”的达观,具有了“得即高歌失即休”的超然,具有了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如是,你就一定会发现,生存的天空无论是阴云密布,还是阳光灿烂,生活的道路无论是坎坷不平,还是通畅顺达,你心中都总有一份属于你的平静、恬淡、本真和愉悦
作者:
尼诺茶
时间:
2014-8-7 15:29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财富会待在令人意想不到的那一边,更确切地说,失败是在大多数人或者我们脑子里常识性的那一边。”
欢迎光临 炒股的智慧网 (http://www.cgdz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